明朝 拿住了宦官的什么死穴啊?唐朝 为什么就做不到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5:56:32
宦官专权的问题,唐朝和明朝 都很突出。唐朝 皇帝还联合群臣企图铲除宦官专权,可惜失败。 还导致了 甘露寺之变和 二王八司马事件。
皇帝和群臣损失惨重!

而明朝 一样的是,宦官专权。刘瑾啊 魏忠贤啊 这些一个个的厉害!
但是 只要明朝皇帝 想杀 想对宦官们动手了,那些宦官们 稀里哗啦的就败了!

到底 明朝皇帝 比唐朝皇帝,多了些什么制度。 多了些什么手段。 就能把宦官消灭掉啊

这是唐朝与明朝制度上的区别,
唐朝的宦官很多兼任了军事官职。而且唐朝的军政分开,权力很分散。在外任职的将军为了升迁很多向宦官靠近。在朝的大臣也是如此。如果皇帝不理朝政。大臣们见不到皇帝,只有听宦官的了。久而久之权力就到了宦官手上。
明朝不一样,明朝的政务都由内阁处理。内阁处理完交宦官批复,之后再呈上由皇帝过目,要不然就通不过。军事上的调度更是严格,权力都在皇帝手上。所以明朝的大宦官刘瑾、魏忠贤只要宠他们的皇帝死了,他们立刻垮台。

明朝有其特殊的制度
朱元璋一生制作了很多的限制宦官的规注,最有力的是外朝文官的实力庞大,而且死守祖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宦官集团。

名不正而言不顺!你说的甘露寺事件发生在唐朝后期,那时全国军阀割据,朝内又有党争,所以太监能"挟天子"以至皇位由太监决定.
明朝刘瑾啊 魏忠贤啊,再怎么弄权,但在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内,也无法乱换皇帝.
不过要说明!魏忠贤想过要造反,不过不小心被崇贞杀了!

明朝的宦官无法从根本上掌控军权~~对内阁成员,宦官也无法控制!而且外部环境也不利于宦官,明朝没有藩镇割据,中央权力很集中,要是北京出了什么事,地方会北上"勤王",宦官不会掌握主动权的.唐朝就不同了,唐朝的皇帝出了事,地方不闻不问,或者力不从心!

明朝皇帝的专制程度明显要比唐朝高,皇权大大加强。同样是宦官弄权,唐朝的宦官是由权而弄,明朝的宦官则是由宠而弄,有点“狐假虎威”的感觉。

简单一点,唐朝时,由于外戚干政,皇权旁落,所以皇帝必须依靠宦官来与外戚政权,所以,不得不赋予宦官很大的权力.但同时宦官权力过大之后,又威胁到皇权,所以皇帝不得不既依靠宦官,又防着宦官.这一点,和汉朝是相似的.但明朝没有外戚专权的事情,皇帝宠信宦官.只是因为皇帝们大多不理朝政,政权的运转主要靠内阁来完成,但皇帝对内阁权力过大是很不放心的,因此依靠宦官牵制内阁.但内阁制度本身就是不稳的,皇帝们随时可以撤消内阁或者弱化内阁的权力,这样宦官专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