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孟浩然《春晓》时代背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0:13:11
急需

盛唐时期指的是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段时间,其中以武则天的后周为过渡。即从唐太宗李世民到他的重孙李隆基这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实力在世界上绝对是名列前茅,那时候国库里的铜钱多的数不过来,以至于穿铜钱的绳子都断了。
在唐朝,国力强盛,并且每个男人都以当兵杀敌为荣,所以那时候唐朝的经济、政治、军事无一不是世界强国,那时候的匈奴、少数民族,稍有侵犯,便给以迎头痛击,使得他们只能年年纳贡,岁岁朝拜。当然,这些都是在盛唐时期的情况。但是强盛的大唐帝国却瓦解于一场“安史之乱”!“安”即安禄山,胡人,杨贵妃的干儿子,其实他的年龄比杨贵妃还要大;“史”即史思明,勾结安禄山。那时候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暮年了,多少年来,他沉溺于音乐歌舞(他本人创作的《霓裳羽衣曲》当时可是绝唱,他的音乐天赋很高)不理朝政,以至于朝廷大权先后落入李林甫、杨国忠之手。可谓内忧外患。于是在逃往马嵬坡时,众将士认为这一切都是杨贵妃造成的,要求杀死杨贵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被乱箭射死,杨贵妃也被上吊赐死。白居易的《长恨歌》里记载了整个故事的经过,其中“婉转蛾眉马前死”正是“安史之乱”后杨玉环的下场。其实国家的灭亡,和一个弱女子能有多大的关系呢?纯粹是给昏庸的帝王们找借口。
盛唐诗歌最重要的有两派,一是山水田园诗派,二是边塞诗派。前者重要的作家有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丘为等,后者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崔颢、李欣、王翰等。
盛唐文化,是以玄宗朝为主,上溯高武,下及德宪朝,空间分布涵盖开元十五道,以西安、洛阳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的文化。玄宗开元天宝间(713~755),为历代史家所称颂的“盛世”,这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超过前期,政治上实行较开明的统治,而且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上也都表现出诸多高峰。既有中外文化融合、物态变迁的时代特征,又有继承古老的传统以通变求新意的民族特质。以诗歌为表征,李白杜甫所代表的恢宏激昂的盛唐之音、高适岑参壮志酬国的边塞诗和王维等融于自然的田园山水诗,奏起了时代的最强音。史地的发达、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代表民间文化的传奇变文俗讲百戏,以及具有起承转合功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音符。唐代是佛教文化渐趋融入并中国化的重要年代,也是唐人对古今中外各种学问大加总结提炼的时期,大量综合性著述的出现反映了唐人总体智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