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川因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9:45:51
我只是看到了她的一些事迹,想知道的更多一点!有那个学者可以给我一个答复?

绿川英子,原名古川照子。绿川英子是她用世界语取的名字,意思是“绿色的五月”。“绿色”象征着和平,代表着全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的美好理想。“五月”的含义,对共产主义者来说,意味着团结斗争。她之所以这样取名,以表明她是一个革命者,又是一个热爱世界语者,表明她立志以世界语为武器,献身革命。
1912年3月7日,绿川英子出生在日本山犁县猿桥一个土木工程师的家庭。1929年毕业于东京府立第三高等女校,后考入奈良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为了摆脱家庭束缚,绿川英子开始在奈良过着独立自主的学校生活。
1932年,她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折。同年6月,她开始学习世界语,并与反对侵略战争的左翼文化人士接触,组织活动。因此,绿川英子因所谓反对政府的名义被逮捕,释放后又被学校开除。
1935年左右,绿川英子结识了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刘仁,并于1936年秋,不顾全家人反对与刘仁举行婚礼。这对她来说,无疑是捅了一个马蜂窝。当时不少日本人有一种看不起中国人的偏见。何况,绿川英子与一位反对日本政府侵略中国的中国留学生结婚,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动。对绿川英子来说,需要巨大的勇气。她的父亲对此事大发雷霆,许多亲朋好友也大惑不解。
1937年1月,刘仁因为祖国的需要先期离开日本回国,参加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斗争。绿川英子身在祖国,心已随着丈夫飞向中国。当时日本法律规定,女子满25岁以前,结婚必须取得家长同意。绿川英子为了不给父母和家庭带来麻烦,所以没有随丈夫刘仁奔赴中国。
1937年4月,亦即她满25周岁后一个月,绿川英子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顺利地离开了养育她多年的父母和可爱的家乡,来到等待着她战斗的中国。
转战大江南北
绿川英子到达中国上海后不久,与上海的世界语协会取得联系,并参加了它的活动。1937年6月,她参加了上海群众要求释放被国民党政府拘捕的七位爱国人士(史称“七君子事件”)的示威游行。日本侵略者发动八一三侵略上海事件后,她怀着对野蛮着的无比愤恨的心情,以笔带枪,揭露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罪行。她大声疾呼:“我与同志们一起,向日本的弟兄们大声疾呼:别错洒了热血,你们的敌人不在隔海的这里!”
1937年11月27日,中国军队撤离上海。绿川英子和丈夫刘仁在友人的帮助下,坐船离开上海,辗转去了香港、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