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面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2:14:07
谁有《认真面具》的赏析啊?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特别是艺术特色

以小见大与叙述视角——《认真面具》赏析[刘海涛]

  谢惠平的《认真面具》选取了一个游客凭吊战争遗迹、遗物的4个片断,包孕了一个50年前的历史和50年后的现实,对比写出了不同的角色对同一战争的不同感受,汇集了许多令人深思和咀嚼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信息,堪称为较好地发挥"以小见大,以微知著"优势的微型小说佳作。
  这篇作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叙述视角的成功选择。作品中那个前来怀古的日军将领对当时战争的缅怀,那个将领孙子浩原的惊疑神态,还有在作品最后出场的准备赶上第二天"战争50年春祭"的老妇,全部是从叙述人"我"的眼中看到和"我"的心中进行体味的。"我"看到的是"老人"遗憾的神色,听到了"老人""悔恨"的话语……而50 年前的侵略战场究竟在"老人"的心目中如何评价,如何认识,全靠我们在"我"的对"老人"有选择的部分叙述材料中来加以想象和推测;"我"眼中的浩原的反应代表了青年一代对复杂历史的迷惑;"我"眼中的那个老妇"侧卧"的神态,概括了战争幸存人无尽的痛苦和绵远的遗恨。因为上述三个形象全从"我"的眼中出之,"我"便十分轻巧地调动"视线"去突出想突出的材料,省略想省略的材料,三人的神态和内涵于是有了清晰的对比勾勒。又因为作品的叙述全从"我"的口中出之,"我"对50 年前那场侵略战争的体验,对历史真相的把握,对后人的认同和评价,又能恰如其分地融入叙述中,这种"夹叙夹议"的叙述与对"老人"形神与内心的省略叙述,加上对浩原的旁证叙述和对老妇的隐含叙述,都从各个角度提供了比题材本身大得多的艺术信息,这样一个生活片断供我们驰骋想象的天地便相当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