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过年的情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0:49:57
过去过年有哪些习俗
过去过年吃些什么
过去拜年送些什么

腊月二十三

小年,也叫辞灶。灶王爷,本姓张,骑白马,跨匣枪(呵呵,这好像是土匪)。

这一天要吃灶糖,就是麦芽糖,我觉得麦芽糖越来越难吃,可能是传统制糖技术失传了。没把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嘴糊上,倒把我齁着了。

这一天要吃饺子,或者说开始包饺子,过去往往包一面袋子,还蒸一面袋子馒头,都冻在缸里。按照习俗,正月里面不做饭,全靠这些了。

这一天要扫房,买把新扫箸,把家里的天棚旮旯扫一扫,去一去一年的晦气。也是新年打扫卫生的开始。

这一天好要把去年的对联、福字、财神都请走。

这一天开始就可以去上坟去了,多送些钱,烧些纸,告诉死去的先人过年了,快回家吧。家里有牌位的,可以把zhu(就是一个放牌位的盒子)请出来。

腊月三十(没有三十就是二十九)

除夕,这天大清早正式上坟,把先人请回来,牌位供上。

早上一般吃排骨炖白菜,饭不能吃光了,剩一些,过完年吃,这叫做有余。

头一天开始hu(就是炖)东西,主要是整鸡、肘子、排骨、下水。三十上午开始熏酱食物,有些食物开始腌制,鱼之类的开始走油。

三十帖春联、福字,请财神,门神,门上还贴一些纸贴(忘了叫什么了)

中午开始包大年夜的饺子,一般是三鲜,带虾仁和海参的,往里面包硬币,枣,花生,糖,年糕等等。

下午开始炒菜,六点钟左右给牌位供上菜,磕头,出门放鞭。开始吃饭,喝酒(这是被春节晚会弄得,最早是半夜吃)。

半夜,顶着鞭炮的狂轰滥炸,去十字路口烧纸,回来吃饺子,放鞭。给牌位上香,磕头。给父母磕头,收压岁钱,接受孩子的磕头,发压岁钱。

初一,早上换新衣服。放鞭,吃饺子,这里面有硬币,枣,花生,糖,年糕等,代表着财运、甜蜜、早生贵子等。然后上香(一直到初三,下略)。出门给叔叔、大爷、舅舅婶婶,七大姑八大姨拜年,如果信佛的话,去庙里上香。

初三,早上送走牌位(据说怕姑爷知道长辈的名讳,两口子打仗的时候骂长辈),姑娘回门(据说三十姑娘不见娘家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