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一词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3:40:45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使用这个词的?

上班族指的是受雇于企业的受薪阶级人士,也泛指出社会工作并尚未退休的在职工作者。较狭义的认定则是指穿西装、套装,在办公室内工作的中产人士,此方面也称为白领阶级;广义则可以指在大都会里任何进行通勤的在职人士,例如教师、文员或甚至是劳工都可以是上班族。

定义
上班族一词,在词汇和字典里并没有明确定义;字面上来解是“上班人士的族群”。普遍是指通常在城市里的工作者,都可以是上班族。

特点
上班人士通常都会进行通勤活动,因为他们大多都要从居住的地方来往办公地区上下班。通常来说,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学历,有稳定的收入。而且这些上班族的特点往往都在都会城市或大城市里体会到。

历史
一般人都对上班族历史的意识十分模糊,大多认为上班族并没有什么历史。在古代,人民都靠农业维持生活。到了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大行其道,在一些大城市里不仅有低下阶层的劳动者,还有著更多的中产阶级人士,他们大多从事商业活动;办公、放工、休息的文化在潜意识里演变成了上下班。再加上近年许多城市有了完善的大众捷运或公共汽车系统,节省了上班族来往办公地区的时间,上下班通勤等等的上班族文化就更鲜明了。亦因为如此,上班族在某层面上代表了一定的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