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躲灯”习俗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6:56:58
新婚的夫妇在结婚的第一年都要在正月十五“躲灯”,这个习俗的来源是什么?为什么要“躲灯”?

“躲灯”最初是满族的习俗,也就是忌看娘家灯。最初,当年娶的媳妇不可在娘家住,可以在婆家住,后来演变成不能看娘家的灯,也不能看婆家的灯,要躲到亲戚家去住,后来这一习俗也流传到汉族。
  现在,这个习俗演变为小夫妻从家里出来,在外面住,这也是一种年轻人比较喜欢的方式。中国的民俗都带有一种意识性,含有人类对自然和文化的认知。

  http://www.gs.xinhuanet.com/dfpd/2005-11/07/content_5525545.htm

  ......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此节民间有挂灯、观灯、猜谜、闹社火之俗,又称“玩灯节”。合水民间春联、门神贴到这一天算结束。人们把门神剥下来折迭成闷葫芦,下端粘上用红绿纸剪的穗子,上端用一条线拴吊在炕壁上方,可以轻轻转动。把春联剪成佛手或桃或果子形状,为孩子用高梁箭杆做成风车车执在手中,,迎风飞旋而转动。这天人们大都吃臊子面或其他佳肴,吃元宵的习俗较少。白天,人们成群结队,不是到城镇看社火,就是到庙会上看戏。晚上家家在大门口或院子里升挂灯笼,孩子个个手提各种形状的小灯笼嬉闹追逐。午饭后,家家要捏制蒸做面灯,以供灶君等神灵,除过灶神的供灯外,给鸡窝蒸个驮面灯的鸡,象征“吉星高照”;给粮食囤蒸个丑陋的老人双臂抱灯,称“健康老”,象征人寿年丰;给牲畜窑蒸个牛背驮灯,象征六畜兴旺。所有灯芯全用干净的蒿枝卷上一层新棉花制成,插入灯内,倒入清油,逐一点燃,院内窑内,处处是闪闪发亮的灯盏,十分好看。不少地方,新媳妇在当天必须回娘家或到邻家去,俗称“躲灯”。
  ......
  --------------------------------------------------------------------------------------------------
  正月十五“躲灯”习俗的由来? 正月十五有哪些习俗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由来 请教一个苏北地区,正月十五的一个习俗。 正月十三的习俗 正月十五的来历 “正月”名称的由来? 八月十五的由来? 今年正月十五的月全食 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