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历史上著名的菩萨皇帝是什么死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5:32:17

菩萨皇帝-梁武帝萧衍
武帝大力倡导佛教,耗费巨资修建庙宇,当时全国有大小寺庙2846所,其中以大爱敬寺、智度寺、解脱寺、同泰寺规模最大。唐朝诗人杜牧曾感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他还写了大量的佛教著作,“虽万机多务,犹卷不掇手,燃烛侧立,常至戊夜。”且部头极大,其中《制旨大涅经讲疏》有10l卷。同时,武帝还创立了儒佛道三教同源的理论,认为儒教、道教皆来源于佛教。还提出佛教徒不可以吃肉的戒律,以前佛教中无此规定,他根据《涅经》等上乘佛教的内容写了《断酒肉文》,从此,以身作则,过着苦行僧的日子:每日只吃一顿饭,不沾酒肉,住小殿暗室,一顶帽子戴了三年,一床被子盖了两年。武帝还曾三次舍身寺庙:大通元年(527年),他突然跑到同泰寺当奴隶,与众僧一起生活,后来被大臣“赎回”;两年后,又跑到佛庙里去了;太清元年(547年),84岁的他第三次舍身寺院,且坚持呆了一个多月。三次“赎回”武帝花钱四亿。

佛祖没有保佑这位忠实的信徒,太清三年(549年),侯景发动政变,攻克建康,菩萨皇帝被俘,后来被活活饿死。

问:梁武帝以面来作牺牲,史家评论他不血食祭祀,是失国之征兆。所以可见用素来祭祀,不合乎礼制。

答:人之所以会有过失,全在于各有偏袒。如能观见自己的这种过失,那么就能够知道何谓仁了。梁武帝杀六贵,灌寿阳城,是他不仁慈之处。若以面作牺牲而论,则神明可以免受血食之罪过,畜生可以获得安乐不被杀的幸运,这正是梁武帝的仁慈之处。至于说丢失天下,那是国运使然。如果怪罪是以面做牺牲之故,那么陈朝隋朝的国君,都用牛羊猪三牲的太牢来祭祀,何以亡国如此之快速。

莲池大师说:‘始作俑者,以像人之形状来陪葬,孔子还斥责为无后代之做法。’那么以像畜生之面牲来祭祀,你还不满意,一定要舍弃而改用真的,真是何其忍心呀。

梁武帝即位之后,就断食肉饮酒,休养生民止息兵事,连年丰收。从晋朝至隋朝,能称为小康局面的,没有人比得上梁武帝。他治国四十九年,活到八十六岁,后代子孙在唐朝做官的,有八人官至宰相。写史之臣由于他敬信佛法,而故意隐没他的长处,任意加以毁谤,这那里是以善心来善学人之长处呢。

问:诸佛菩萨听到众生求救之声,就会来解救众生之苦。梁武帝信奉佛法,为何后来却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