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珠江的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8:57:08

珠江三角洲

旧称粤江平原。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成的大三角洲与东江冲积成的小三角洲的总称,是放射形汊道的三角洲复合体。呈倒置三角形,底边是西起三水市、广州市东到石龙为止的一线,顶点在崖门湾。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冲积层薄,一般 20~30米。地面起伏较大,四周是丘陵、山地和岛屿,占面积 30% 。中部是平原,分布在广州市以南、中山市以北、江门以东、虎门以西。珠江水系年均输沙量达8000多万吨,河口附近三角洲仍在向南海延伸。在河口区平均每年可伸展 10~120 米,成为中国重点围垦区之一。三角洲属于亚热带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年均温21~23℃,最冷的1月均温13~15 ℃,最热的 7 月均温28℃以上。6~10月,常有台风影响,降雨集中 ,天气最热。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多雨季节与高温季节同步,土壤肥沃,河道纵横,对农业有利。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在中国名列前茅。热带、亚热带水果有荔枝、柑橘、香蕉、菠萝、龙眼、杨桃、芒果、柚子、柠檬等 50 多种 。 发展了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蔗基鱼塘等立体农业结构形式,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典范。有制糖、丝织、食品、造纸、机械、化工、建筑材料、造船等工业,有南海明珠之称。

生态特征

珠江三角洲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组成(毫克/升):浮植物总计1.63, 硅藻87.4%, 绿藻4.9%, 蓝藻1.9%, 甲藻1.5%, 金藻黄藻0.4%, 裸藻7.8%。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原生动物(种) 34, 轮虫(种) 38, 枝角类(种) 26, 挠足类(种) 49, 合计(种) 147。

底栖动物数量、生物量: 1981年个体数(个/㎡) 249.601, 1981年生物量(g/㎡) 29.654, 1982年个体数(个/㎡) 163.548, 1982年生物量(g/㎡) 28.492, 平均个体数(个/㎡) 206.575, 平均生物量(g/㎡) 29.073。

主要经济鱼类:鲥鱼, 花鰶,凤鲚,七丝鲚,银鱼,鳗鲡,花鳗,青鱼,草鱼,鳡鱼,鳤鱼,赤眼鳟,海南红鲌,大眼红鲌,()条鱼,广东鲂,鳊鱼,黄尾密鲴, 刺鲃,南方白甲鱼,鲮鱼,唇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