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昏君多,明君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4:32:18

个人觉得还是跟社会形态有关,封建社会是金字塔式的人权结构,皇帝一人高高在上,从小养尊处优,优点被周围的太监奴才能放大,而缺点大家是噤若寒蝉,权力极度集中,但是你应该知道,人性是有些不可避免的弱点的,所以没有人来指正皇帝的缺点,更没有人来修正皇帝的缺点,全凭皇帝个人的修养和悟性还有责任心,权力太过集中没有监督机制,比如皇帝的私生活,全天下的女人都是皇帝一人的私产,天天胡搞八搞,哪有时间修身养性,很多皇帝,哪怕就是明君,不到50岁就呜呼哀哉,而这个年龄正是男人事业的黄金期,当然啦影响问题的因素太多了,例如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连续性、严肃性等等,改朝换代太过频繁,好的政策措施都得不到延续,一朝天子一朝臣

家庭密闭教育及家庭传承引起的:横看历史上较有造诣的“明君”,都是与民关系贴切的人;直看“昏君”,都是文化层次较高、只会享受或玩乐之人;事实证明了一个真理:只有高学历,没有同情心或“人心”的人当权,只会弄权而不会发展生产。

世袭制本来就是明君少的制度 只有远古禅让制才是代代明君

因为坏比好影响力大10倍

天意啊~~你想想如果世世代代都出明君的话,代代明君就代到现在,然后到现在咱中国还是古时候呢,还要:呜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你受得了吗?

做一件好事并是人人都知道!然而坏事则是传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