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晏子使楚之类的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1:05:46
最好是古今中外要类似于晏子使楚的故事谢谢

张骞和苏武

都是汉朝的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曾被匈奴王扣押很长时间,但是最后仍然出色的完成了使命,为当时的中国开拓视野增加势力范围做了很大贡献,可以说,中国现在的版图有张骞在2千年前做的贡献在里面。
苏武牧羊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他也是在汉朝作为使节出使匈奴,被扣押了很多年,一直从中年到老年的时间都是在匈奴的草原上度过的,而且坚持手持汉朝符节,牧羊为生,表现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气节,后来被汉朝得知讯息才从匈奴王的手里要回,他在匈奴的威胁和逼迫下不辱气节,拒不投降,是中华民族外交人才的经典范例。

原文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消息,便对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正要来,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在他来到的时候,请让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人是干什么的?'我们就回答说:'是齐国人。'大王又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说:'犯了偷盗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赏赐晏子喝酒。当酒喝到尽兴的时候,两个差吏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楚王说:"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差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的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都爱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橘子树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甘橘,长在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是酸枳,(橘和枳)仅仅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水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