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吃黑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4:31:00
请问各位啊!在《马桥词典》里写到的湖南马桥农历三月三吃黑饭的,这是有什么历史渊源是?那儿的话应该不是因为是畲族而吃黑饭(好像畲族是说那天吃黑饭(乌饭)的啊)。所以是为什么吃黑饭的呢?有什么历史缘由吗?

清代《武缘县图经》载:“三月三日,取枫叶泡汁染饭为黑色,即青精饭也。”古时候壮家村寨有个青年叫特侬,他的父亲早已去世,只与瘫痪在床的母亲相依为命。特侬对母亲非常孝顺,怕母亲一人在家烦闷,有时上山砍柴或是下田插秧都背着母亲同去。而每一次他都带着一大包母亲最爱吃的糯米饭放在身边,让母亲饿了可以随时吃。特侬母子的这一举动被在山上的一只猴子觉察了。有一次,趁着特侬到山那边砍柴,猴子悄悄地溜到母亲身边,把一大包热气腾腾的糯米饭抢走了。母亲无法动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猴子抢走了糯米饭。一连几次都是这样,特侬有点无可奈何了。看着一边饿极了的母亲,特侬随手扯着身边的枫叶,想着怎样不让猴子抢走糯米饭呢?突然,特侬发现自己掐枫叶的手被染上了黑色,顿时灵机一动,立即动手把树上的枫叶割回家,捣烂后用水浸泡,得出黑色的液汁,再将糯米饭放到黑液汁中浸泡。第二天将黑色的糯米捞起蒸煮,顿时一股清香弥漫全屋。母亲在屋里喊,什么东西这么香啊!特侬兴奋地说,达咩(壮语,母亲),这是黑色糯米饭,多香多甜啊!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清晨,特侬带着母亲上山砍柴,他用芭蕉叶包着黑色糯米,并故意露出一点黑乎乎的颜色。猴子看见了这么一大团黑乎乎的东西,以为特侬在用什么毒物诱骗它,碰也不敢碰,便逃之夭夭了。这一天,特侬吃了黑色糯饭,口不干不燥,也不觉得腻倦,反而觉得浑身是力,打到的柴更多了。从此,特侬和母亲上山砍柴,都带着黑色糯饭,也用不着担心猴子把糯米饭抢走了。后来,壮家人都学着特侬,家家户户学做黑色糯米,后又逐渐用黄栀子、红蓝草等做成了黄色、红色、紫色糯饭,逐步演变成了如今的五色糯米饭。它成为壮家人最爱吃的风味食品之一。
制作五色糯米饭比较讲究技巧。黑色糯米饭,即用枫叶及其嫩茎之皮,放在臼中捣烂,稍为风干后浸入一定量的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后,把叶渣捞出滤净,即取得黑染料液。黑染料汁要放入锅中文水煮至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黄染料,可用黄花汁(壮语叫“花迈”)、黄栀子、黄羌等植物的果实、块茎提取。将黄花汁煮沸,或将栀子捣碎放入水中浸泡,即得到黄澄色的染料液,也可用黄羌捣烂后与糯米拌均用力搓,可得黄色的糯米(可直接蒸,不用浸泡)。红染料、紫染料是用同一品种而叶状不同的红蓝草(壮语叫gogyaemq)经水煮而成。叶片稍长,颜色稍深,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片较圆,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