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做娼妓也说成下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5:01:39
这个说法从何来

“下海”一词源于一出戏曲《洛阳桥》,是上个世纪20年代在上海舞台上演出的。说的是清朝有个姓蔡的状元要为家乡建一座洛阳桥,在建桥过程中当桥墩突然打不下去时,听到老百姓的“海龙王不同意,所以卡壳”的议论后,就贴出一则布告:“兹为我乡建造‘洛阳桥’……今拟委派一位能下得海去的人与龙王面洽架桥事宜……”
两个衙役在酒馆里找到一个名叫“夏德海”的醉汉,谎称找到了“下得海”的人。几天后,夏德海被带到海边,灌醉后扔到了大海里。后来,人们就把稀里糊涂地或冒险地去干某种事概称为“下海”。后来,又有了引申。变成现在所流行的“下海”一词。
渔夫或船夫出海、捕鱼叫下海。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许多人不满于现状,放弃原来的工作转而经商,称之为:下海。
而把做娼妓说成是下海,也许是一种讽刺吧:好好的人不做,要做鬼,争那不光彩的钱。

剧界中,非职业演员(票友)转为职业演员;充当娼妓,妓女第一次接客伴宿。90年代,指国营企业、机关的干部职工辞职或留职停薪,从事商业经营、投资办厂的活动。现泛指放弃原来的工作而经商。

下海好多中呢,从商也是下海 下海经商

不只是你说的那种

原于杜师娘怒沉白宝箱!~

下海不是捕鱼去吗 跟这个词有什么关系啊???

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