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蓝地鸲生活习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1:34:28

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尤其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山溪河谷森林地带栖息。地栖性,主要栖息于林下灌丛中和地上。

  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秋冬季节也吃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隐蔽,常在林下灌木低枝上跳来跳去,有时亦站在开阔地区的小树或电柱上,并不停地摆动着尾,当发现地上或空中有昆虫活动时,则立刻飞去捕食。飞行时尾常常张开。繁殖期间鸣声清脆、洪亮悦耳。

  白尾蓝地鸲在4月中旬即开始繁殖期间的鸣叫,雄鸟常在早晨和傍晚长时间地鸣叫,鸣声甜润悦耳。通常在5月初开始营巢,整个繁殖期一直持续到7月,最晚到8月还有少量个体在繁殖。通常营巢于林下灌木低枝上或岩石和倒木下,也在岩边岩石缝隙或洞中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枯草茎、草根、草叶、苔藓和细藤等材料构成。内垫有毛发和羽毛。巢的大小据吴至康(1988)测量的一巢为:外径15.7cm,内径6.8cm,高8.6cm,深7.4cm。每窝产卵3-4枚,偶尔5枚。卵长卵圆形,白色、密被淡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0.1-25.4mm×16-18.9mm,平均23.7×18.0mm,重3.5-4.0g。

白尾蓝[地]鸲 White-tailed Robin

雀形目 > 鹟科 > 地鸲属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Myiomela leucurum

描述:雄鸟:体大(18厘米)的至深蓝色地鸲。全身近黑,仅尾基部具白色闪辉,前额钴蓝,喉及胸深蓝,颈侧及胸部的白色点斑常隐而不露。雌鸟褐色,喉基部具偏白色横带,尾具白色闪辉同雄鸟。亚成鸟似雌鸟但多具棕色纵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鸣声为7~8声的细弱甜美哨音。叫声包括细弱哨音及低声tuc。

分布范围:印度、东南亚及中国南方。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留鸟于中国中部及西南、西藏东南部、广东北部和海南岛。可能于中国东南也有出现。亚种montium为台湾的留鸟,繁殖于海拔1000米以上山区森林但冬季移至低地。香港有一次记录,可能为出逃之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