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阿拉伯人日常吃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9:55:08
古代阿拉伯人日常吃什么?是不是水果和羊肉比较多?

阿拉伯国家地跨亚非大陆,又与欧洲隔海相望,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两亿多的人口。幅员的辽阔和人口的众多,使这里的饮食显得五花八门。不同阿拉伯国家的饭菜不尽相同,但也存在着许多大体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譬如主食是大饼和手抓饭,菜肴以烧烤的牛羊肉为主,喜爱甜食,不喝酒,也忌食我们视为美馔的一些“山珍海味”。

  阿拉伯大饼由特制的炉子烘烤而成,外脆内嫩,鲜美可口,又价格便宜,已成为千家万户的大众食品,难怪埃及人管它叫“生活”。吃大饼时通常沾霍姆斯酱,就着嫩绿的酸黄瓜条和青翠欲滴的“杰尔吉斯”青菜等。手抓饭是先将米饭煮至半熟,然后添进椒盐、黄油等,拌匀后置锅内蒸,嗣后加入羊肉末、西红柿酱、胡萝卜、葡萄干、杏仁、洋葱、红线米等作料,用猛火炒至熟透。炒好的米饭软硬适中,不干不燥,看上去油光可鉴,尝一口,真是味道好极了。

  烤羊肉串和切片烤肉,阿语分别叫“KABAB”和“SHAWALMA”,有人根据谐音戏译为“烤爸爸”和“想我了吗”,乍听令人不禁莞尔。“烤爸爸”选料多是羊腿和背脊上的瘦肉,烤前将肉切成拇指见方的块状,再加入胡椒、精盐、姜葱、大料和橄榄油等作料,然后一嘟噜一嘟噜地串在长约1米的铁扦上,放入专门的烤炉中烤制,俟肉色变得黄脆,出炉即食。热气腾腾的“烤爸爸”吱吱地往外冒油,颇能勾出食客的腹中馋虫。

  “想我了吗”原本是一种土耳其烤肉,因广受阿拉伯人的青睐,遂盛行于阿拉伯各国。通常在临街的餐馆外竖立着一个烤肉架,架子上重重叠叠地串着一坨坨肉,有鸡肉,有羊肉,但以牛肉居多。被炙烤的肉随铁柱子不紧不慢地转动着,烤熟一层,店伙计就往下削去一层。吃了“想我了吗”,心里不想它怕是都难。

  阿拉伯人嗜好甜食和红茶。甜食即点心,统称为“哈尔瓦”。哈尔瓦往往甜得发腻,上面涂满一层层的糖,糖上还浇蜂蜜,蜂蜜上再加一层糖,吃一口满嘴流蜜。阿拉伯人对红茶情有独钟。他们在每杯红茶里都要放进半杯甚至大半杯的白糖,再放几片鲜嫩的薄荷叶,倒也清凉幽香。阿拉伯国家胖人多,似与过多进食糖类脱不了干系。

  与中国饮食文化“食不厌精”的原则相比较,阿拉伯饮食可就粗线条多了,他们的烹饪方法流于单一,除了烤,就是炸,顶多再来个炖完事,要么索性生吃。我想,个中原因,或许应归结为阿拉伯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