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特奥会哪场比赛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7:29:49

特奥会上最感人的母亲
  上海2007夏季特奥运动会所带来的感动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这两天在上海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谈论开幕式动人的一幕,那就是八万观众在迎接特奥运动员入场时所发出的长久欢呼和运动员们天真无邪的笑脸。

  在推崇竞争,追求锦标的时代,这一幕带来的只是暖暖的人情和纯纯的感动,就象一家人的感觉。这一份人情和感动在四日上午举行的“特奥家庭论坛”上再次出现。作为主持人,我也一次次沉浸在嘉宾的讲述里。论坛分为“运动的快乐”、“家庭的挑战”、“创造价值”和“融入社会”四个部分。

  第一位上场的是特奥创始人尤尼斯肯尼迪施莱佛的女儿玛丽娅施莱佛,她也是特奥全球形象大使施瓦辛格的夫人。在她小时候,她的母亲就在家的后院给智障儿童开小运动会。作为一名健康的儿童,她也曾经问妈妈:“他们为什么看起来不对劲儿?”她的母亲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对劲儿,他们只是与我们有所不同。”如今,一家人都为特奥出力,女婿施瓦辛格早在与玛丽娅约会时就开始为特奥做宣传,也不能排除讨好未来丈母娘的原因吧。“那你得去问他了。不过,在我们家恐怕要想不参加特奥也很难。”玛丽娅说。这次她的三个孩子也来到上海,演播室里就坐在奶奶身边。看着三位少年略带害羞的青春面孔,现场观众对他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随后出现的嘉宾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两位母亲。一位是前美国国家司库马林女士,她的长子一出生就被发现脑部发育有障碍。一开始,马林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她怨天怨地,怨己怨人。直到孩子一个月大时,突然生起重病,生死一线。马林这才发现自己有多珍惜这孩子。她对上帝祷告说:“不要把你给我的礼物拿走。我会好好珍惜他,把他养大。”虽然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实属不易,但马林却觉得生活从此有了目的,仿佛上天是有意通过这个孩子让他明白人生的意义,常怀悲悯之心也让她在政途上更关心弱势群体的利益,成为墨西哥裔的代表人物。

  坐在马林旁边的另一位母亲是秦怡老师。今年早些时候,她送走了五十九岁的儿子“小弟”。几十年吃苦受累,多少个夜晚给病中的儿子擦拭身体、换洗被褥,第二天又赶去工作,这让她几乎怀疑自己是否能撑下去。“我如果死了怎么办?——我怎么能死呢!我走了小弟靠谁呢!”其实,小弟很明白妈妈的不易。他在最后的时刻为了安慰妈妈,常常忍住痛苦,嘴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