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怀柔圣泉寺详细的历史和人文记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5:36:47

圣泉山观音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但风云变幻,现在已找不到确切的文字记载。

据民间传说,唐代著名女将樊梨花镇守幽州北境。一次与北国交兵,被困九龙山(那时圣泉山还叫九龙山)下,敌强我弱,命悬一线。情急之中,樊梨花合掌急呼,“观世音菩萨显灵!观世音菩萨救我!”观世音菩萨闻听呼救,立即点化九龙山的九条伏地青龙,请它们施救,成就殊胜因缘。九条青龙欣然领命,立即兴云布雨,在军阵上空下起倾盆大雨。交战双方被大雨浇得睁不开眼抬不起臂,自顾不暇。乱军中,樊梨花率亲兵蒙头急奔,突围而去。事后,樊梨花感念观世音菩萨救命之恩,遂在九龙山后云兴之处,为观世音菩萨建寺塑像,以永久供奉。

年深日久,风雨侵凌,唐代建筑已不见踪迹。但观音寺内正殿前西侧及韦驮殿东南角,今天尚可见到两株古愧残存的根桩,其直径达1.5米以上,应是唐代遗存。唐以后辽、金、元时期,圣泉山一带社会动乱,人口迁徏不定,圣泉山观音寺的故事多被历史湮没了

明代正统年间,京师名僧碧天大和尚云游至此。瞻礼古刹,浏览风光,深悟此地藏风聚气,远离尘世,是难得的掩关静修之所。遂发愿重修圣泉山观音寺。经多年募化,明成化年间,由碧天大和尚的弟子定澄禅师主持,圣泉山观音寺得以重修.
明代以来,由于朝庭迁都北京,实行移民政策,京北地区人口骤增,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圣泉山前怀沙河南逐渐形成了较大的村落,因村落地处长城慕田峪关所在山沟的沟口,所以村名定为口头村.
至清代嘉庆年间,观音寺年久失修,殿宇颓败。[旅游联盟2007-7-28提供:旅游资源大全,免费旅游交易平台,旅游社区,旅游软件,www.tourunion.com]经住持僧劝募,口头村乡绅大户共同发起集资,庙宇又得到全面修复。

建国后,时事变迁,寺僧四散,至一九五八年最后一名寺僧圆寂,僧房遂空,但口头村民一直在尽心保护寺院建筑,即使在十年动乱期间,圣泉山进香路上的足迹也没有断绝.
二00三年,风云际会,因缘合和,圣泉山观音寺修复工程再次启动。如今殿宇新辉,宝像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