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酱油叫做酱“油”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7:10:59
酱油明明不是油类的调味料嘛,为什么要叫酱油呢?谁知道吗?
谢谢

这和酱油的制作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有关。
从酱油的制作来看。过去制作酱油是用的大缸(解放前的酱坊、解放后最初的酱厂都是如此),在酱缸的中央放一个竹篾编成的空心竹篓,当酱成熟了的时候,竹篓里便会渗出酱油来;竹篓里没有渗出酱油来,便说明了酱还没有熟。这时的酱油称“原抽”。由于酱的主要原料是黄豆,渗出来的酱油面子上,是有星星点点的油花的,所以叫酱油。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来看。国人一直认为油是浮在面上的,所以中国一直有“撇油”的说法。即使是从比较稠的酱里“撇”出来的(过去从酱缸里把酱油弄出来也确实叫“撇”),也就称为酱油了。
将以上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看,就能从民俗的角度,来理解为什么老百姓将它称之为“酱油”了。

酱油是从豆酱演变和发展而成的。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酱油”名称是在宋朝,林洪著《山家清供》中有“韭叶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的记述。此外,古代酱油还有其他名称,如清酱、豆酱清、酱汁、酱料、豉油、豉汁、淋油、柚油、晒油、座油、伏油、秋油、母油、套油、双套油等。公元755年后,酱油生产技术随鉴真大师传至日本。后又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

传统

像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