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君亲师位,另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9:17:21
不记的在什么书上看的了。
只记的《天地君亲师位》,这几个字他是这么解释的。
天地,天罡,地煞。天庭,地府。天地良心。
君,自己。。你我他。
亲,亲人。亲朋好友。
师。。老师?NO。。。古老的中国也有自己的信仰,道。。所以应该信的是张天师(狮)
位,位置。地方。。
所以联合起来应该是。
“。。。。。。自己想想有道理吗。。。。。。。”

天地君亲师

  中国民间祭祀的对象 。 旧时民间多设一 天地君亲师牌位或条幅供奉于中堂。为古代祭天地、祭祖、祭圣贤等民间祭祀的综合。祭天地源于自然崇拜,中国古代以天为至上神,主宰一切,以地配天,化育万物,祭天地有顺服天意,感谢造化之意。祭祀君王源于君权神授观念。由于在封建社会君王是国家的象征,故祭祀君王也有祈求国泰民安之意。祭亲也就是祭祖 ,由原始的祖先崇拜发展而来 。祭 师 即祭圣人,源于祭圣贤的传统,具体指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也泛指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传统。天地君亲师何时合并在一起祭祀已不可详考 。在中国封 建社会末期 ,这一祭祀已遍及千家万户,具有肯定宗法关系、强化封建意识的作用。

  徐梓经过系统的历史资料梳理,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发表学术文章《“天地君亲师”源流考》。
  文章说:“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在西汉思想界和学术界颇为流行。明朝后期以来,崇奉“天地君亲师”在民间广为流行,把它作为祭祀对象也已经普遍。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并对其意义进行诠释,特别突出了“师” 的地位和作用。民国时期,“天地君亲师”又衍变出“天地国亲师” 和“天地圣亲师”两种形式。
  “天地君亲师”的作为中华民族祭祀对象的历史悠久。从而铸成一个民族的“天地君亲师”文化体系,其形成的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规范,已渗透在中华民族家教家传的言行举止中。

  天地君亲师

  天
  中国人对天有着极大的敬畏,把人力不可主宰、无法改变的一切都归结于天,创造了天命、天意、天道、天然、苍天、老天、天神、天子等等词汇,从骨子里认为生男生女,富贵贫穷,升迁遭贬,得意落魄,得到失去,意外收获,在劫难逃……都是上天的意志,上天的安排,天定了的事情。天既是指天空、宇宙,又是指抽象神秘的神灵。天的确是神秘可畏的。且不说是否有神灵存在,仅它的广大浩淼、遥不可及,就足以令人望天兴叹了。然而,天也有不大的时候。有句话说得好:比地大的是海,比海大的是天,比天大的是人的胸怀。物质的天,是自然形成的;精神的天,却是人类创造的。人创造了精神的天,又反过来去跪拜精神的天,人却不知道他是在跪拜自己!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