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1921——1927年新文学思潮的特点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6 18:01:2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1921——1927年新文学思潮的特点是
A:现实主义是这一时期的主潮
B:浪漫主义是这一时期的主潮
C:现代主义是这一时期的主潮
D: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这一时期的两大主潮

D

1921.7.2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没有李大钊和陈独秀)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2年:华盛顿会议。
1922年: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中共“二大”,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敌人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民主主义革命(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大会还决定加入共产国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出现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把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顶点。
1923.2.7:二七惨案。
教训:要联合农民阶级和其他阶级,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农、资阶级联盟的政党。(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条件:共产党认识到需要建立统一战线;孙中山真诚欢迎;共产国际指示。
1924年:国民党“一大”(广州)接受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P134。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建立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1924年:冯玉祥“北京政变”,成立中华民国国民军。
1924年:孙中山病逝。
1925年:帝国主义在“五卅惨案”(第二次工运高潮)
上海工商学联合工会。
省港大罢工。
意义:五卅运动是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为后来的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进行2次东征;统一广东、广西;第一次东征后成立国民政府,巩固革命根据地。
1926年:北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