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所有的歇后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6 15:52:53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老虎挂念珠——假慈悲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瞎子点灯——白费蜡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骑驴看传本——走着瞧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打破砂锅——问到底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竹篮打水——一场空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芝麻开花——节节高 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老鼠啃书——咬文嚼字
挂羊头,卖狗肉——弄虚作假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