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题,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2:34:30
因旧城改造的需要,老张的住房需要被强制拆除,拆迁地段土地使用权由某开发商取得。老张因不满意拆迁补偿费用,怀疑政府与开发商有内幕交易,因此想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但却找不到人大代表。于是在政府门前抗议,政府强制拘留老张数日。老张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政府从中阻挠,法院不予立案。老张因此表达了对相关法官和官员不利的言论,法官和官员以老张侵犯自身的名誉,反把老张告上法庭。老张由此感叹世道不公,有冤难平。
1.材料中涉及了哪些宪法问题?
2.有关宪法能否直接成为法院裁判的依据一直处于争论当中,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材料中涉及了哪些宪法问题?

解析:

(1)老张想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但却找不到人大代表。

根据《宪法》第七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老张找不到人大代表,说明人大机关及其代表未行使宪法赋予他们的义务。

(2)在政府门前抗议,政府强制拘留老张数日。老张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政府从中阻挠,法院不予立案。

根据《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显然,在本案中行政机关的干涉司法审判是破坏审判独立原则的违宪行为。

(3)老张因此表达了对相关法官和官员不利的言论,法官和官员以老张侵犯自身的名誉,反把老张告上法庭。

《宪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四十一条更加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老张作为公民有言论的自由,而且针对政府官员、司法机关法官等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言论,只要不是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的,即使有言论存在错误,也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官员和法官作为公众人物,名誉利益、隐私利益等人格利益必须对普通公民作出必要的让渡,对待普通公民的言论,只要不是诬告陷害,即使是错误也不得进行压制(如:本案中对老张提起名誉侵权诉讼就是属于压制言论自由的行为)和打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