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计是谁所著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6:12:17
孙子兵法里的还是孙膑的?
怎么36计的范例都是比他们晚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据有关书籍介绍,《三十六计》没有真正的作者。

之所以没有固定的作者,要谈到三十六计的来历。三十六个计谋,大部分来自孙武的作品《孙子兵法》中,是由后人在研读《孙子兵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其中战例则有国内外各处的。另,部分计谋则来自后人对部分近代或当代战役想出来的。

所以《三十六计》的著作过程经过了许多年代和许多人的智慧结合,没有单一或固定的作者。

孙膑写的是《孙膑兵法》,在1976年出土,上面记载庞涓是被活捉的,不是被乱箭射死的。

三十六计是后人根据孙子兵法在现实中的应用总结出来的,具体作者不详,好象最早见于五代十国时期

孙武

孙子兵法里面的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并非同一概念!前者早于后者。
《孙子兵法》为春秋时期齐国人孙武所著,并以此书打动了吴国大王阖庐,作了吴国的将军。
《三十六计》为明、清之际一位不知名的作者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