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写一段点评文字:急!急!梨一样的苹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5:38:50
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能飞快地调出各种颜色,闪电似的画出各种线条。尽管他爱发脾气,但所有的孩子还是特别喜欢上他的图画课。他在苏联这个偏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的图画课,直到翘起的小胡子中出现了一根根令他叹息的白毛。

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范图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

像以往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他在黑板上画了大大小小十几种苹果,然后让孩子们每人选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苹果。

米哈朵夫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孩子们画的苹果简直可以拿到莫斯科参加展览了。

他的目光落在墙角的课桌上。这是刚刚转到班里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画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满了梨黄色。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米哈朵夫的眼睛眯缝起来,同学们都知道,这是他发作的前兆。

米哈朵夫没有发作:也许这个从西伯利亚来的孩子根本就没见过苹果。他压住火气问孩子:“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我看倒有些像梨。”“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米哈朵夫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扁的,圆圆的,应该用浅黄,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他的口气非常温和,他希望用老师惯用的说理、感化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但这个孩子压根就没有在意他的温和,他告诉老师,在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两棵树紧紧靠在一起,长成了一棵树,上面结的就是这种像梨的苹果。并且,他还吃过这种苹果。他是世界上唯一吃过这种苹果的人,因为,这两棵树只结了一个苹果,后来,两棵树慢慢烂掉,都死了。

专注倾听的米哈朵夫从故事的结尾上感到了嘲弄的味道,他终于忍不住咆哮了:“两棵树长成了一棵树,只结了一个果子,然后死掉!好吧!好吧!既然你的苹果死了,那么——”他“嚓”一下撕掉了那页像梨的苹果:“你就必须乖乖地画我的苹果!”

在全班哄堂大笑中,这个从西伯利亚来的土头土脑的小男孩子可怜巴巴地缩在墙角,但他仍执拗地坚持:确实有这种苹果,我吃过这种苹果。

米哈朵夫使出老师们最后的也是最有效的一招,他把

这个孩子叫米丘林。他获得“梨苹果”的经历,就是现在植物界普遍采用的嫁接术。

从此,我们就有了成千上万种我们没有吃过、也没有见过的神奇水果。为什么我们都要教育孩子们画出一样的苹果呢?也许,画出不一样苹果的那个孩子,会充满了创造和传奇。

注:米丘林(1855~1935),苏联园艺学家,自20岁起从事植物育种工作达60年之久,苏联科学院名誉院士和苏联农业科学院院士。

这个孩子叫米丘林。他获得“梨苹果”的经历,就是现在植物界普遍采用的嫁接术。

从此,我们就有了成千上万种我们没有吃过、也没有见过的神奇水果。为什么我们都要教育孩子们画出一样的苹果呢?也许,画出不一样苹果的那个孩子,会充满了创造和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