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前出师表》吧,读书随笔怎么写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6 15:22:11
写有关诸葛亮的,什么《论诸葛》《诸葛亮,我想对你说》《论忠心》这一类的,大家帮帮忙啊!!

《前》文最大的特点在于情真意切。孔明临行,于国事反复叮嘱,相父的拳拳之心及老臣的报国之意溢于言表,感人至深。自古以来,如此朴实动人的文章实为少见,岳飞抄录此文的时候就是边写边哭,其感染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所谓文如其人,通过诵读《前》文,我们完全可以感觉到孔明当时是真情流露,说他是一个重感情的男人应该不为过。也许会有人以时代局限的借口来批评孔明的愚忠,我却不这样认为,其实古人报知遇之恩的思想不失为一种美德,士为知己者死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气。更为可贵的是孔明始终坚守自己的诺言,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刘备托孤时的情景: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三国志》

对于这段历史,有些人称之为刘备所耍的一种权术——以退为进,如此可令孔明更加死心塌地地辅佐刘禅。说实话,从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现在不妨重新探究一番。

在刘备与孔明初次见面的时候,备就把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抑郁多年的烦恼向孔明倾吐出来了,有感于备的至诚,孔明认真地为其分析天下形势并制定了战略部署,后决定出山辅佐。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每次刘备出征,孔明必留守本土代为理政,确保前线足食足兵,君臣关系如同鱼水,可谓珠联壁合。这份默契完全建立在二人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十分难得,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刘备临终时的坦率;再者,备一生作风优良,爱民之心胜过同时期的其他军阀,综合两点来看,这些话应该是其肺腑之言。孔明的回答也表达了自己忠心事主的坚决,后来的平定南中和五伐曹魏充分证明了他是言而有信的。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说非此君不能得此臣,非此臣不能答此君,这样真诚的君臣际会怎能不令人同情和感动呢?如果继续猜度此情此景,未免流于狭隘了。

回过头来看《前》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孔明当时的心情,其实一切都是因为一个“诚”字:刘备之诚换来孔明之忠。二人能够以诚相见,并且都有始有终,这一点的确值得今人去学习。

我个人比较喜欢诸葛亮.既是随笔不妨谈谈.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