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行星的顺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5:32:20

水星,最接近太阳的行星,英文译文:墨丘利

金星,排列第二的太阳系行星,中国古人称金星为“太白”或“太白金星”,英文译文:维纳斯

地球,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也是现代科学目前确证目前惟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火星,排列第四,在夜空中看起来是血红色的,英文译文:玛尔斯。

木星,排列第五,中国古代用它来纪年,因而称为岁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自转最快的行星。英文译文:朱庇特。

土星,排列第六,是一个巨型气体行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木星的第二大行星。英文译文:萨杜恩。

天王星,排列第七,颜色为灰蓝色,是一颗巨型气体行星。以直径计算,天王星是太阳系第三大行星;但若以质量计算,则比海王星轻而排行第四。英文译文:乌拉诺斯。

海王星,排列第八,是第一个通过天体力学计算后被发现的行星。英文译文:涅普顿。

(冥王星最近已经被降级成为‘矮行星’,故太阳系如今只有八大行星)
冥王星,长久以来,冥王星被认为是太阳系里最遥远的第九颗行星。但是最近有科学家发现,冥王星比地球甚至比最小的太阳系行星———水星都小很多,且旋转轨道为不规则的鸭蛋形“过山车”状,和其余八大行星近似圆轨道不一样。20世纪之后,一直熟知的太阳系“九大行星”概念如今要被重新定义,而冥王星被降级成为“矮行星”。英文译文:普鲁托。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于2007年8月24日投票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在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4日上午公布了行星定义决议草案的最终版本。天文学家将于当地时间24日下午就这一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以决定太阳系中行星的数量。

最新的草案将行星定义范围限制在太阳系之内。由于定义复杂,措辞微妙,该草案分为两部分,分别需要单独投票表决。

第一部分规定,“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这些天体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