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第三则刻舟求剑的最后一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4 19:09:02
我想问一下哈```
文言文中的第三则---刻舟求剑的最后一个问题:
从文中看,刻舟求剑者犯了一个什么样的常识性错误?
谢谢啦~

舟在江上行使,而刻着的标记在舟上,所以标记其实也在变化.

从唯物注意观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船是运动,而剑在水底是相对静止的,而刻舟求剑者以绝对运动的眼光看问题,认为剑也随着船一块运动

刻舟求剑者犯了死守教条,拘泥成法,不知变通的常识性错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这个人太死板,不知变通,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没有考虑到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所以我们也不能墨守成规,应该学会通融,会独立思考.(引)

故事中楚国人滑稽可笑的做法违背了哲学中物质与运动关系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位物质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说,整个宇宙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具体说,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人类社会到思维领域,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文中的楚国人,虽然看到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却忽视、否认了它们的运动,是一种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表现。

剑比水重,掉下去就起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