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么样中病毒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1:38:02
我是怎么样中病毒的?别人是怎么样来攻击我的电脑,给我安装上病毒文件的?我怎么能查出是谁,以什么方式攻击我的电脑?

从网络传播病毒来攻击你机器系统的漏洞,装上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开启保护功能
在防火墙“例外”里面设置吧“远程协助”和“远程桌面”去掉勾

在游览器``
如果你下了个东西
里面说不定会有几个病毒``
这样你就中了毒了``
互联网下的病毒新特点

病毒从出现之日起就给IT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伤,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更新,病毒在感染性、流行性、欺骗性、危害性、潜伏性和顽固性等几个方面也越来越强。对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特点:

传播网络化 目前通过网络应用(如电子邮件、文件下载、网页浏览)进行传播已经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最近几个传播很广的病毒如“爱虫”、“红色代码”、“尼姆达”无一例外都选择了网络作为主要传播途径。

利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此类病毒主要是“红色代码”和“尼姆达”。由于IE浏览器的漏洞,使得感染了“尼姆达”病毒的邮件在不去手工打开附件的情况下病毒就能激活,而此前即便是很多防病毒专家也一直认为,带有病毒附件的邮件,只要不去打开附件,病毒不会有危害。“红色代码”则是利用了微软IIS服务器软件的漏洞来传播。

传播方式多样 如“尼姆达”病毒,可利用的传播途径包括文件、电子邮件、Web服务器、网络共享等等。

病毒制作技术新与传统的病毒不同的是,许多新病毒是利用当前最新的编程语言与编程技术实现的,易于修改以产生新的变种,从而逃避反病毒软件的搜索。另外,新病毒利用 Java、ActiveX、VB Script等技术,可以潜伏在HTML页面里,在上网浏览时触发。“Kakworm”病毒虽然早在去年1月就被发现,但它的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就是由于它利用ActiveX控件中存在的缺陷传播,装有IE5或Office2000的电脑都可能被感染。这个病毒的出现使原来不打开带毒邮件附件而直接删除的防邮件病毒方法完全失效。更为令人担心的是,一旦这种病毒被赋予了其他计算机病毒的恶毒的特性,它所造成的危害很有可能超过任何现有的计算机病毒。

诱惑性现在的计算机病毒充分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例如,曾经肆虐一时的“裸妻”病毒,其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