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语言的特点...谁能说下 最好详细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1:58:58

自主化、个性化、全息化、符号化已成为网络环境下学生写作与交流的主要特点。
1、自主化的写作动机,是青少年网络环境下交流与表达的首要特征。
青少年们在表达自己郁闷的同时,也倾听了别人几乎同样的成长烦恼。在交流与勾通中,他们得到了慰藉,心理的负担得以释放。在自娱娱人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寻找适合的方向。积极参与是他们热衷中于网上交流与表达的基本出发点。
2、个性化的语言是青少年网络环境下交流与表达的标志。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叶辛认为:开放的网络重新唤起了写作的本质。标新立异是青少年的行为特征之一。名头一定要响,形象一定要酷。不能是帅哥,蟀哥也将就,语不惊人誓不休。例如“帅得惊动党中央”之类,似乎只有这种调侃和幽默,才能体现或炫耀发言者的智慧和创意。
3、信息表述方式的全息化、符号化是网络语言的独特之处。
所谓信息的全息化,是在多媒体环境下,综合运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类型信息。以《偶的一生》(片断,图片均为GIF格式的动画)为例:每天早上已经晒屁屁的时候... (以图形符号代替“太阳”一词)
偶还在 ZZZZ(以“偶”代“我”,以酣声代睡懒觉)
直到老妈 ...偶才肯起床...(以挥动的鸡毛掸子言揍人)
诸如此类,极大地丰富了纸介质信息的内涵,调动了人的多种感觉器官,使人全方位地领略多种媒体符号带来的美感。
4、词汇的时尚化,是网络语言生活化的写照。
时尚、简洁,鲜明,注重借鉴学习与吸收,不断丰富汉语词汇,也是网络环境下语言的特点之一。“兄弟我闪先!”多么具有卡通意味的话啊。这个“闪”可不是说他会发光,而是“逃跑”的意思,跟普通话中“闪开”的意思有点接近。但是这句“网话”具有更深层次的引申含义。他们的“闪”,还带有非常迅速,趁人不备,溜之大吉的意思。我们也从外国语言,从方言借到一些词汇,在网上率先使用,然后走向生活,走向文本。虽然这种创新还不够规范与严谨,但是,毕竟是一种丰富与创新。可以说,网络语言在此也充当了语言发展的弄潮儿。
5、网络环境下表达与交流的广泛性,更能体现语文新课改的精神。
交流是创作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上海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方仁工说:“网络作文改变了以往那种学生写老师批的单向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