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的习性是怎么样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4:59:33
请大家帮帮忙,快点找答案吧!

要养好鸡,必须了解鸡有什么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根据其特点和习性,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才能把鸡养好。
1、 抗寒力差。初出壳的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3℃,要10天后才能达到正常体温,加上雏鸡绒毛短而稀,不能御寒,所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必须依靠人工保温,雏鸡才能正常生长发育。1-30天的雏鸡都要保温,并放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饲养。30天以上的小鸡,羽毛基本上长满长齐,可以不用保温。
2、 体温高,发育快。一般鸡的体温在40.8-41.5℃之间,所以必须在冬暖夏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饲养,另外鸡的消化道短,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因此要喂给营养充足,易消化的饲料才能满足需要。
3、 抵抗力弱。特别是雏鸡,很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袭。因此,除做好环境的清洁卫生外,还要做好预防工作。如鸡舍严禁外人进出,环境和笼具要消毒,各种鸡都要定期注射各种预防针。
4、 易惊群。鸡胆小,特别是雏鸡很容易惊群,轻者拥挤,生长发育受阻,重者相互践踏引起伤残和死亡。因此,要在安静的地方养鸡。粗暴的管理,突来的噪音,狗猫闯入,扑捉等都能导致鸡群骚乱、影响生长。
5、 怕潮湿。鸡宜在干爽通风的环境中生长,如果环境潮湿,一些病原菌和霉菌易于生长繁殖。如果鸡舍内潮湿,鸡粪会发酵产生有毒气体,使鸡容易得病。

有很多地方祖代和父母代肉鸡在产蛋箱外的产蛋率较高,这些下在蛋箱外的鸡蛋收集到的很少,况且收集到的这样的蛋很多由于卫生问题不能用于孵化。另外,育种场将付出更多的时间寻找这样的蛋。如果鸡都在提供的蛋箱内产蛋,就轻松的多。这些鸡群导致的结果是送到孵化场进行孵化的种蛋数目比整个鸡群都在产蛋箱里下蛋的鸡群的可孵化蛋总数少。

对巢穴选择影响最重要的时期是鸡刚开产的时候,即22-27周龄。当母鸡在某一位置下了4-8个蛋之后,其就巢的习惯就养成了,之后,鸡就会找同一地方或类似的地方产蛋。母鸡在开产前七天之内开始寻找可以产蛋的地方。在预期鸡开产期的7天之前应将产蛋箱打开。我们可以通过在鸡开产前后多到鸡舍几次,并将鸡向产蛋箱方向移动来确保即将开产的年轻鸡群找到下蛋的位置。然而,不要在离产蛋箱太近的地方走动,以免把鸡从产蛋箱中吓跑,要沿着墙边或地面中央走。走动时间最好在傍晚,早晨大多数鸡都进产蛋箱了,走动容易把鸡从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