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会影响生长发育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8:27:56

会的,孩子是否贫血、缺铁,不能够从头发检验,也不能够从末梢血(指尖)检验,而是一定要抽取静脉血。血一定要通畅地流出,而不是挤了又挤,导致组织液渗入血样,冲淡血色素。
一岁以下的婴儿,血色素在11克以下算贫血;一岁以上的幼儿,血色素在11.5克以下的算贫血。但是婴儿在6-10个月之间会经历一段血色素下降的不稳定期,如果孩子没有出现精神萎靡、食欲降低、睡眠不安、脸色指甲苍白等症状,就不一定判断为贫血。
是否缺铁性贫血,也需要抽取静脉血检验血中铁的含量。
确诊缺铁性贫血,一岁以上的孩子,崔大夫建议多吃绿色蔬菜。母乳喂养的婴儿,则应由母亲补充铁剂。不要盲目迷信含有强化铁的奶粉或者米粉,因为大多数食物中的铁黏着性极强,不被人体吸收。母乳中的铁虽然少,但是足够婴儿的需要,并且它是活性铁,吸收率极高。母乳中铁的吸收率(50-75%)大大高于含强化铁的奶粉(仅为4%),而且牛奶会让孩子体内的铁通过粪便流失,也就是说,吃母乳的孩子一般不会贫血,吃奶粉反而很有可能缺铁。至于蛋黄补铁,那是纸上谈兵(paper iron),根本不吸收。
不要盲目给孩子吃铁剂,因为它刺激肠胃。吃了铁剂的婴儿,原本可以吃下120毫升母乳的,现在只能吃下50毫升了,得不偿失。
据调查,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较高,0至6岁的宝宝中30—40%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共中以7个月到2岁的宝宝贫血发生率为最高。人工喂养的宝宝比母乳喂养的宝宝贫血率几乎高出一倍。
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宝宝的行为和智力发展,出现视觉和听觉发育水平和学习能力下降;有的宝宝出现异食癖,喜欢吃土块、粉笔等异物。儿童期宝宝血液中血清铁的含量也与智商成正比。因此,在为2岁宝宝安排饮食时,每周至少要给宝宝吃1至2次猪肝、猪血及动物内脏类食物,提供给宝宝容易消化吸收的铁质。
食物中铁的吸收率十分重要,母乳中铁含量虽少,但易于吸收,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患贫血的较少。动物食品中的血红蛋白易于吸收,所以动物血和内脏对防治宝宝贫血效果较好。
植物中的铁质有些不易被人体吸收,如菠菜虽含铁丰富,但菠菜中的草酸易与铁结合,使宝宝难以吸收利用。植物食品中黄豆、黑豆、黑芝麻、红果、红枣、黑木耳及深色蔬菜中和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铁质,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多给宝宝食用。除非宝宝贫血特别严重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