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同轨”是说马车有专门的轨道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9:39:54
秦国时的
那两辆车相撞怎么办?

读历史的时候,必须要对应今天留下的历史遗迹,才能更加准确地得知古代史籍记载的意义。例如关於秦始皇时代统一中国的重要举措「书同文、车同轨」,人们几乎毫不犹豫的说书同文就是把文字统一,因为六国文字用的是不同形式的文字,例如大小篆、钟鼎文、蝌蚪文,而秦始皇使用李斯创立的的小篆,把全中国的文字统一到这种形体上,我们今天看到的也就是《说文解字》保留下来的优美的小篆文字。但是到了讲解车同轨的时候,很多学者就难述其详了。

  两轮相距 一律六尺

  他们的解释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来说,各地的车辆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国家统一了,车辆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引文摘自《上下五千年》)

  含含糊糊的意义也可以说得通,但是仔细一查,就有点疑惑了。道路的宽窄为什麼会影响到车子的行走呢?车轮即使有六尺、七尺之差,也不会影响太大的,又不是像铁路的路轨那样,宽窄不同才会影响到交通。今天的路上大货车、小汽车的轮距不一样,还不是照样可以跑吗?难道古代的道路修得如此精确,道路与车辆的轮子配合得如此严密,相差一尺半尺都无法走动,只能容得自己国家的车子行走?更何况,古代的道路也就是泥石路,修得很粗糙,如果是这样的精确,不说要多浪费多少人工,万一行车中稍微歪斜一下,不就要翻到路旁去了吗?而谁又能保证马车不是在歪歪斜斜的行走的呢?

  主干驿道 交通秦晋

  如果到河北石家庄30公里之外的秦皇古道去考察一下,就知道什麼是车同轨的意义了。秦皇古道距石家庄30公里,井陉县城向东5公里,石太公路、石太铁路倚其而过。古驿道长约百里,贯穿太行山、建在山岭沟谷中。这条古驿道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曾是古代燕赵通向秦晋的交通要隘,控制冀晋两省的咽喉所在。秦始皇以后,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驿道,井陉古驿道就是当时的主干线上的重要一段。这里关山环立,地势险要,是山西、陕西通京的交通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伐赵之战;公元前204年汉将韩信以少胜多的背水之战;公元756年唐将郭子仪、李光弼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