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的萧菩萨萧子升以后长期在国外教学,那是哪个国家?加入那国的国籍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22:45:08
他和毛泽东的关系不是很好吗,那他为什么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中,杨怀中(杨开慧烈士的父亲)老师有三位得意弟子:毛泽东、蔡和森与萧子升。之中,毛泽东、蔡和森两位都成了中国革命的领导人,而青年时代的激进分子萧子升后来却做了国民党的官。

萧瑜,即萧子升,字旭东, 是著名诗人萧三的哥哥,1894年8月22日生于湖南省湘乡县萧家冲。1910年在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1911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于1915年秋毕业后,到长沙楚怡学校任教。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是民国初年湖南青年参加赴法勤工俭学的主要策动者之一;在全国性的勤工俭学运动中他亦扮演重要角色。1924年回国,任国民党北平市党务指导委员、《民报》总编辑、中法大学教授、国立北京大学委员兼农学院院长、华北大学校长及国民政府农矿部次长、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等职。大陆解放后,随国民党政府去台湾,后来又到法国、瑞士。1952 年去南美乌拉圭,从事教育事业。

毛泽东与萧子升的相识是在湘乡县东山学校。 他们在这里同窗共读只半年时间, 但志趣相同,感情深厚。1911年两人先后又到了长沙,萧子升考入了省立第一师范,毛泽东先是进入湘乡驻省中学,1913年也考入了省立第一师范,萧子升1915年秋毕业,毛泽东1918年毕业,与萧子升在一师同学两年多,他们结成了最亲密的朋友,并于1918年共同创立了新民学会,萧子升还担任过学会的总干事。

在1921年夏新民学会解散前,毛泽东与萧子升发生过激烈争论。萧子升力主保存新民学会,并以无政府主义作新民学会的指导思想;而毛泽东则主张解散新民学会,先进青年可以加入共产党和社会青年团组织。结果,他们从此分道扬镳了。

萧子升与毛泽东分手后,按照他自己的意愿越走越远,终于投入国民党怀抱,1926年后与毛泽东中断了来往.1976年11月21日,萧子升在乌拉圭去世,终年83岁。生前曾留下遗嘱:"死后骨灰和萧夫人骨灰同放一处,如有可能,运回湖南湘乡祖坟处与原配夫人遗骨同葬一处"。

1959年,萧子升在国外出版了一本关于他与毛泽东交往的书(中译本书名:《我与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昆仑出版社出版),之中,详细描写了他与毛泽东俩人一文不名而步行游走湖南省内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传奇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