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如何发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1:34:06

中国伊斯兰的发展

1。先纠正一个概念,回纥不完全等于回族,其中少部份成了后来的回族。有人把回纥(Huihe)当成唐朝(618-907)的一个郡,这是错误的,回纥是和唐朝并列的一个国家,回纥,吐番和突厥并不属于唐朝,只是通过和亲等,曾经和唐朝有过友好关系,但那也是暂时的,后来吐番还攻入唐朝的首都长安。
2。和唐朝(618-907)并列的回纥不完全等于回族,回纥或者又叫作回鹘,其中少部份成了后来的回族。除了回纥外,回族还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西北“大食”。回族是因信奉伊斯兰教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不像其他民族之间那样在着血缘基因上的区别。 公元651年伊斯兰教才正式传入中国的,当时信奉此教的人不多,所以,回纥人不都是回回,信奉伊斯兰教的才是回回。
3。唐宋时期,我国只是有了回回之称呼,回族主要来源是在元朝(1206-1368)的13世纪初叶,大量被迫迁来中国的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后来不断同汉族人、维吾尔人、蒙古人融合,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在元朝(1206-1368),回回人数众多,遍布全国各地,在农、工、商、学、兵等各阶层都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力量。他们不仅在经济、政治上,而且在学术上都有了立足的基础和自下而上的条件,这就是形成民族共同体的前提条件。他们虽然社会地位、职业身份、成就影响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伊斯兰教徒。
4。现在已经由多位学者证明,明朝(1368-1644)的皇帝是回族穆斯林。明朝是回族穆斯林发展最快速的时期。
5。回族称呼的来源:从651年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大批穆斯林商人陆续由海路来华,在广州、西安等城市定居,建筑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礼拜寺,当时他们被称为蕃客或土生蕃客,至元代被称为回回蕃客或南蕃回回,成为回回人的一部分。回回一词初见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和南宋彭大雅《黑鞑事略》中,主要指葱岭东、西处于喀喇汗朝统治下的回纥人。元代回回是对伊斯兰教信仰者的通称。明代称伊斯兰教为回教,称其教徒为回回人。清至民国年间凡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统称回或回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民族确定了自己的族称,回回成为回族的通俗称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