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结晶百分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9:31:04
请问再结晶百分数和软化率的定义是什么?
老兄,谢谢你的回答。
不过我的问题是再结晶百分数是如何定义的。不是问再结晶和温度,热加工的关系。

取得800MPa级和900MPa级ULCB钢,在1100~850℃进行单道次变形的热模拟试验,变形量为40%,应变速率为2s-1。将应力-应变变化特征和显微组织观察相结合,分析研究变形温度对ULCB钢奥氏体动态再结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低于950℃时以形变硬化和动态回复为主,奥氏体形变再结晶主要发生在1000℃以上的高温变形中;奥氏体再结晶百分数随变形温度升高而增加,在1050℃变形后奥氏体再结晶百分数约40%,在1100℃变形后则发生完全再结晶。
reb旧nx旧g 热变形(hot deformation)金属材料在高于 再结晶开始温度下进行的塑性变形过程。在全属塑性 加工领域中通称热加工。在热加工过程中金属材料内 部相继发生加工硬化和软化现象,但软化起主导作用。 发生的回复和再结晶软化过程有5种类型:塑性变形 时金属内部发生的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在变形间 隙时间内或变形之后的保温或冷却过程中发生的静态 回复、静态再结晶和(即在动态条件下形核.在静态条 件下长大)。由于回复和再结晶的软化作用,金属材料 的变形抗力(见金属的变形杭力)有所降低。经过多次 反复进行的热变形后,金属具有无硬化痕迹的完善的 再结晶组织,晶粒细化,其力学性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并且可以通过改变热加工参数,如加热温度、变形程 度、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来控制加工件的组织和性能。 再结晶晶粒在冷却速度较慢时晶粒将会长大。 由于变形温度高,材料的变形抗力小,塑性好,有 利于加工成形,生产效率高,所以热变形是金属塑性加 工的主要方法,经常采用的热变形方法有轧制、锻造和 挤压等。金属的热变形通常都限制在加工过程的初期, 这时,坯料尺寸大,对工件尺寸精度的要求也较宽。很 多产品因随后还要进行冷变形,工件表面质量和尺寸 精度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对于铸锭进行初期的热变 形,在总变形量达到75%以上时,因热变形作用而引 起的再结晶,能完全消除原始的铸态组织,形成均匀而 细小的晶粒,使金属的塑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后继的热 变形或冷变形。金属中所含杂质,尤其是有害的硬脆非 金属夹杂物,经过多次热变形而细化,并且分布更均 匀。再者,压应力在多数热变形中占优势,它可使锭坯 中的小裂纹、气泡或疏松等得到焊合,使变形后的材料 变得更为坚实。 热变形的缺点是:预先加热坯料耗能大、费用高, 有时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