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2:11:13
方法之类的

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

一、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人的智力水平分为超常、正常、低常三个等级。人的智力主要由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操作等能力所组成。

二、情绪稳定 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情绪稳定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心情愉快表示人的身心活动处于和谐状态,快乐能使人积极向上、充满希望。

三、意志健康 其表现为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自觉性是指人在行动时意志自主自觉,与之相反的是被迫盲从;果断性是指遇事能当机立断,与之相反的是优柔寡断;自制力指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言论和行为,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不感情用事。

四、行为协调 心理健康的人,言行举止协调自然,有条不紊,落落大方。

五、友好交往 正常友好的人际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呈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人在交往中获得了友谊、愉快和满足,从而会对生活充满希望。

六、反应适度 反应是指人对外界刺激给予的应答。人的反应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敏感,有的迟钝。正常的反应是既不过于敏感,也不过于迟钝。

一、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高,适于工作;晚上能进入睡眠,以便养精蓄锐,第二天工作。如果一个人每到了晚上就睡不着觉,那表明他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处在紊乱状态。

二、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了。

三、暗示性。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

四、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种强烈的精神打击出现在面前,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易遗留下后患,可能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致病。

五、心理活动耐受力。这是指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