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的作者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2:39:53

明 洪应明

呵呵,刚好我手边有本《菜根谭》。

《菜要谭》问世于明代万历年间,作者洪应明,字自诚。

谭者,谈也。洪氏的友人于孔兼读了《菜根谭》后,在此书的题辞中写道:“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

也有人认为,洪氏的书名是根据宋代学者说过的一句话:“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而得来的。

二者说法虽有差异,但都共同说明了《菜根谭》这本书是洪氏备尝人世艰辛,但又不失奋发进取之志而写成的一部感悟人生、体验生命、劝勉世人的书。

明朝的菜根谭

洪应明,字自诚,号初怀道人,生平事迹不详。据推测,他很可能是金坛县人士,是一位久居山林的隐士。该书成书和刊行的时间可能在万历年间的中后期或末期。这时,神宗皇帝治国无道,宦官专权,朝纲废弛,党祸横流,由嘉靖朝开始显露端倪的内忧外患至此更加深重起来,有识之士的思想异常沉闷,无法从当时十分激烈的社会矛盾中解脱出来,于是就会有人形诸笔墨,表达时代的心声。
《菜根谭》和《金瓶梅》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但它们的表现形式和社会效果是不同的。《金瓶梅》以文艺小说的形式揭露社会的黑暗,令人触目惊心而深省;《菜根谭》则以道德格言的形式指示人性的善恶,教导人们如何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得到超脱。《金瓶梅》以其恢宏的构筑、细腻描绘社会形相而成为文学珍品,广泛流传至今。《菜根谭》却只能以其孤高的道德说教流传于僧舍道观、骚人墨客之间,几百年来,时隐时现,险些失传。可是,《菜根谭》在日本却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珍视,事业成功的人爱读它,失意者亦爱读它;企业界、商界的人爱读它,政界、学术界的人士也爱读它。
《菜根谭》不是一部有系统的、逻辑严密的学术著作,而是三百多年前一位退职官僚的人生处世哲学的表白。作者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成为一种在世出世的处世方法体系。这是该书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但《菜根谭》并非完全消极厌世的道德说教,它还有劝导人们建功立业,积极入世、乐观进取的一面。例如,他说:“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他的积极入世思想是有限度的,他要求人们应该坚持一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