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词源于佛教,我记得它的出处是“古往来今为之世”,下一句忘记了,敬请告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6:02:39

『大千世界』所表达的,是佛教的世界观,但其范围不止限於地球。

根据佛经的描述,世界最小的单位称为小世界,每个世界的组成结构皆相同。

世界中央有一座上下宽,而山腰较窄的须弥山,透过大海耸立在地轮之上,成为世界的重心。地轮之下有金轮,金轮之下是火轮,最下面是风轮,风轮以外就是虚空了。太阳和月亮围绕著须弥山腰,四周便是四天王天。忉利天位居山顶,忉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及他化自在天。六欲天之上有色界十八天,再上就是无色界四天。

须弥山的山底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山与海相互间隔。其外又有一重咸海,咸海的四方分别有四大部洲,就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北俱卢洲,咸海之外则是一圈大铁围山。

集合九山(须弥山、七金山、大铁围山)、八海(七香水海、咸海)、四大部洲,加上一对日月、六欲天,以及色界十八天中的初禅三天,形成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再加上色界十八天中的二禅三天,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加上色界十八天中的三禅三天,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加上色界十八天中的四禅九天,无色界的四空天,称为一大千世界。

因为一个大千世界的组成,包含了一千个中千世界,而每一个中千世界,又包含了一千个小千世界,每一个小千世界,则包含了一千个小世界。也就是说,一个大千世界中有三个千的倍数(就是一千个小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所以一个大千世界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而一个大千世界,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区。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