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然、人文和历史条件对其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4:44:48

一.文化从广义上的分类:
一为外在的物质层次,二为中间的社会政治制度层次,三为深层的社会道德、习惯、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层次。
二.日本文化的深层特征及形成原因:
日本文化的深层特征:
1.群体文化的社会结构和心理模式
形成原因:
1)水稻栽培文化圈
水稻栽培使得民族必须作为齐心协力的共同体,共同生产与共同生存是共同体的基本原则,在成员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必须服从集团的利益和意志,不能随意而为;在成员与成员之间,则构成相互依赖,共损共荣关系,认同一种道德观念、法律规定、审美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牢不可破的群体结构
2)作为单一民族的岛国形成的同质的文化
偏居一岛,地理与心理双重封闭,极少与为民族交流沟通,强化了本民族成员之间的连带关系
2.注重感觉经验的认识论
与中国儒学思想的不同,日本大多数儒学者并不忽视感觉经验,也不轻视“经世之学”和科学技术,而是直接参与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认为“格物”就是习熟和力行。这使得他们比中国学者更容易接受自然科学,更容易走上近现代科学认识的道路,这种认识论对近代日本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注重对客观现实变化的事实对应,注重外来文化与日本固有文化的共存融合
对于“经”(根本原则)与“权”(权衡不同情况所采取的对策)的范畴的考虑。中国儒学关注的焦点是“经”,与此相反,日本儒学则重视如何灵活的适应时势变动的“权”。对中国儒学的吸收及借鉴:淡化中国儒学中关于“德”的思想。“有德者王”的思想在日本逐渐淡化,逐渐变为对君主、进而对于天皇的无条件的“忠”,也为幕府末期仁人志士反对幕府将军统治提供思想武器。这说明日本文化对于外来文化的选择标准之一即为实用性,有用即用之,无用即变之、弃之。近代放弃其一向尊为楷模的中国文化,转而以西方为师,“脱亚入欧”
三.日本文化深层特征对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影响及在文学上的反映
1. 日本传统文学特点
日本文学在其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民族所具有的共同审美情趣:物哀、风雅、幽玄、以及与此相关的自然观和生死观,并渗透到日本民族的文化深层,育成日本人特殊的心理素质,是有相当的延续性、传承性和相对的稳定性的。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