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大部门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0:51:05
这是十七大提出的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方向,谁能说说具体内涵?

所谓大部门体制,即性质类同的部门进行合并,把密切相关的职能集中在一个大的部门统一行使,这样可以减少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和权限冲突,简化处理公务的手续和环节,有利于建立统一、精简、高效的服务政府和责任政府等。
此前,有关专家也一直呼吁,要进行政府机构调整和重构,构建“大部门”制。理由在于,有关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导致政出多门、行政效率低,出现问题相互扯皮、难以落实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制。
胡锦涛在报告中也提到,要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
“大部门制有利于集中和综合决策,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有效性。”“推行大部门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精简机构和裁减人员,而在于建立决策、执行分开的行政管理体制。”
有的部委集中了过多的决策权,并兼执行权于一身,不仅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还强化了部门利益,容易成为产生机制性腐败的因素之一。
现有的部级市场监管机构达到9个,由此造成市场监管“扯皮”的问题逐步增多,食品安全监管就是典型案例。
“大部门制更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目前我国政府机构设置仍然很细,不适应市场经济管理模式,政府过度干预微观经济运行。而大部门制能够有效解决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分离。

《21世纪经济报道》如此表述大部门体制:
所谓大部门体制,即性质类同的部门进行合并,把密切相关的职能集中在一个大的部门统一行使,这样可以减少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和权限冲突,简化处理公务的手续和环节,有利于建立统一、精简、高效的服务政府和责任政府等。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的观点
迟福林: “改革开放30年,现在已具备了再次进行机构改革的现实条件。”“大部门制有利于集中和综合决策,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有效性。”“推行大部门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精简机构和裁减人员,而在于建立决策、执行分开的行政管理体制。”迟福林认为,统一的市场监管应该成为中央政府的主要责任。

国家行政管理学院公共管理部教授汪玉凯观点
国家行政管理学院公共管理部教授汪玉凯认为:“大部门制更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大部门制能够有效解决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分离。“相比十六大有关内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