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是怎么治兵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7:05:44

严明纪律,赏罚必信
  并配以精良战船和兵械,精心训练
  按年龄和身材配发兵器,编组训练
  严肃军纪,实行“连坐法”,规定全队退却则队长斩首等法规,使所部战斗意志高昂。
  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以12人为1队,配以盾、枪、叉、钯、棍、刀等长短兵器;长短兵器迭用,刺卫兼顾,因敌因地变换阵形,屡败倭寇

  你可以去看看 戚继光《练兵实纪》

  《练兵实纪》正、杂各集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卷一,练伍法,计 46 条。主要讲骑兵、步兵、车兵、辎重兵的“伍法”训练,即队列训练。

  卷二,练胆气,计 43 条。强调军官应爱护士兵、忧虑国事,士兵应服从指挥、勇敢杀敌。实际是一种政治训练教材,以明赏罚和张胆鼓气,作为提高战斗力之根本。

  卷三,练耳目,计 16 条。主要讲如何训练士卒熟悉辨别金鼓、旗帜所显示的各种指挥信号的能力。即“以形色之旗教其目,以金鼓之声教其耳”,此为节制行列,调度指挥的训练。

  卷四,练手足,计 20 条。重在训练士卒攻打防守、撕杀进退的军事技能,“以进退之节教其足,以长短之利教其手”,使士卒适应实战的要求。

  卷五至卷八,介绍训练营阵之法,主要有场操、行营、野营、战约四个部分内容,概括了各兵种大兵团协同作战的实战要求。

  卷九,练将,计 26 条。戚继光认为:“练兵之要,先在练将。”这一卷和杂集中的《储练通论》上、下二卷、《将官到任宝鉴》和《登坛口授》二卷,都是讲如何训练将领具备德、才、识、艺四种基本的军事素质。戚继光要求将官为全军表率,三军首锋,这些内容比起《纪效新书》大大超出了一步,为戚氏兵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杂集第五卷《军器制解》,主要是讲火器的研制、改进、使用和维护。

  杂集第六卷《车步骑营阵解》。主要讲车、步、骑及辎营的协同作战训练方法。这是戚继光继在《纪效新书》中提出鸳鸯阵长短武器配合作战之后,又开辟出来的各兵种协同作战的战术新领域,也是古代军事思想的一大飞跃。总而言之,戚继光的两部兵书主要是突出一个“练”字,大量的内容是讲述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