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 试题\答案\笔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3:11:11
教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
作者为:童兵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新世纪版)

跪求该门教材的相关试题及答案
笔记也可以哈
谢谢各位XDJM了!悬赏分不是问题哈!可以再加!

可发邮件: yjfantasy1984@yahoo.com.cn
不是考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
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啊
楼下两人说的不是我要的答案
知情人速来相告啊

辨析题的命题形式主要有:?
(1) 命题观点正确。?
这类题表面上看似乎不难,既然命题正确,那就把观点正确的理由写上去就行了,但实际上,解好这类题还是不容易的。主要有两种情况决定了它有一定难度。
第一种情况是命题观点尽管正确,但需要作重要补充。如:1998年文科第23题:“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考生在答题中反映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认识到唯心主义也是一朵花,只是简单地认为唯心主义是不对的,不能成为花,也不能结果。按这样的判断思路来说明,就会把唯心主义哲学说成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不能结果实,从而完全否认了它产生的必然性,就不能全面地回答问题;二是认为唯心主义哲学也结果,但唯心主义哲学又是不对的。按这样的思路来回答问题,就导致了把答题的重点移到了“结怎样的果”的问题上。有相当部分的考生就认为唯心主义也结果实,只不过结的是“苦果”、“恶果”、“毒果”、“对人类有害的果”。这样的回答显然不符合答题要求。在答题中反映出的上述问题,实质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没有牢固地掌握。
第二种情况是试题提出两个表面上互相矛盾的观点,但实际上都是正确的。如:1997年文理科通用的一个辨析题: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列宁却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这一题表面上看是我国宪法的规定和列宁的话前后矛盾,实则一致。前者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宪法规定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而后者是指文盲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不能真实有效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因此不能充分享用宪法所规定的各项民主政治权利,履行公民的职责,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这二者结合起来恰恰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素质,使公民所享有的民主权利与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统一起来。?
(2) 观点错误。?
这一类辨析题的特点是进行错误的归纳和概括,“以偏概全”。例如1997年理科第23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该题涉及的命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一个正确的观点。因为,个体在认识活动中,由于生理、心理、经验、知识、能动性的发挥以及看问题的角度各有不同,因而会出现认识上的个体特征和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