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称开山祖师爷为“鼻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5:16:21

鼻祖 “鼻祖”得从“鼻”字说起。“鼻”字,古时原为
“自”。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字,都像人的鼻子的形象。而
“自”在古文中又做第一人称的代词,即“自己”的意思。后来
为便于区别“自己”与“鼻子”,就在“自”字的下面加了一个声
符“畀”。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鼻”字。古人又通常把第一
个儿子称“鼻子”,那么“鼻”字就有了“最初”或“开始”的含意。
所以,人们习惯把最早创始人称为“鼻祖”。
“鼻祖”由来的另一种解释,与爱戏成癖的唐明皇李隆基
有关。传说,有一年元宵佳节,唐明皇与文武百官及宫廷的梨
园子弟共同宴乐。他们化装成各种仙人、妖魔、鬼怪的模样,
唱着明皇亲自编写的歌曲,翩翩起舞。一些大臣为讨好皇帝,
戴上各种脸谱的假面具,踏着节拍,载歌载舞。唐明皇先是为
人们打鼓击板,后借酒兴竟不顾皇帝的身份,也加入了歌舞行
列,随着悠扬动听的音乐歌舞起来。他发现别人化妆的化妆,
带假面具的带假面具,自己一个人光着脸有点不协调,于是就
顺手抹了一点白粉,抹在鼻子上,成了一个滑稽可笑的白鼻子
丑角。后来,梨园子弟一直尊他为戏剧界的祖师爷。那么,这
个白鼻子的祖师爷,简而言之,就成了“鼻祖”了。

人们喜欢把创始人称为“鼻祖”。
要解释“鼻祖”,首先得从“鼻”字说起。
“鼻”的本字原为“自”。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字都像人的鼻子的模样时,“自”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许慎《说文解字》云:“自,读若鼻。”“自”在古文中一般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即解为自己,既然“自”字做了人称代词了,那么要写“鼻子”的“鼻”时,又该用哪个字呢?于是又另造了一个形声字代替,在“自”字下加了一个声符“畀”,就出现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不同的分工。“
自”的本义是“鼻子”,人们常常说到自己的时候指着鼻子。还可以引申为介词“从”“自”,再引申为动词“始”。《说文》里有“今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
所以,最早的祖先、创始的祖师就称“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