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肖的圣母弥撒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4 05:33:22
帮我简短的介绍下这个曲子
最重要的帮帮忙 帮我找下乐谱 这个曲子的乐谱``

法国人纪荛姆.德.马肖(Machaut cuillaume de 1300-1377)是必需提到的重要人物。马肖一生主要从事神职和外交工作,同时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不仅是作曲家,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一生创造的作品有:19部单声部或复调的游吟歌,42首叙述曲(复调作品),22首复调回旋诗,33首单声部或复调的维勒莱,23首经文歌,四声部的"圣母弥撒曲"(Messe de Notre Dame)最为著名。这部作品是迄今为至人们发现的最早将弥撒曲中的5个固定部分(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同一作品中的先例。
这部作品传说是1364年为查里五世的加冕典礼而写的。在这作品与当时主要由二、三声部构成的其他合唱作品不同,它采用了4个声部的写法,使合唱音乐的和声更为丰满,这为后来的合唱音乐作品写作奠定了基础。在这部作品中,固定旋律仍取自格利高里圣咏,低音区的两个声部与高音区的两个声部距离拉得比较开,主要是五度和八度。和声空间扩大,使高低音声部间的对比更为明显,和声音响清晰、明净。整部作品为复调性的,但这种复调比中世纪早期的复调在结构上要复杂得多(有音乐史学家认为真正的复调音乐是从马肖开始的)。在旋律的写法上,则使用民间的世俗性曲调,围绕着定旋律进行装饰性自由发展,使旋律更富有人情味,音乐个性更为明显,生活气息更为浓厚,突破了中世纪宗教音乐的情感束缚。马肖认为:诗歌艺术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谁要是不动感情,他的作品和诗歌就是虚伪的"。马肖为了表达他的内心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尝试各种创造手法,在他的《圣母弥撒曲》的"信经"段落中,为了表示一种极度的悲剧性效果,他要求演唱者做突然的渐慢处理,这种处理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感情色彩过于浓厚,与当时宗教教议全然相悖,但这种音乐的处理方式对后来的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肖的这部作品从各个方面都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是"新艺术"时期合唱音乐作品发展的一个典型。这部作品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从结构上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是研究西方早期合唱音乐的一部重要作品。

《圣母弥撒曲》是一部四声部的弥撒曲,《荣耀经》和《信经》用的是康都克图的风格,而《慈悲经》、《圣哉经》和《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