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古诗枫桥夜泊的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6:37:50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请问这首诗怎么解释

翻译:
  月往西落,乌鸦啼叫,满天飞霜,
  面对江边枫树、江中渔舟灯火,旅客伴着忧愁睡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
  半夜传到了旅客坐的船。

  【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②。

  姑苏城外寒山寺③,夜半钟声到客船④。

  【全部注释】

  ①.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诗题一作《夜泊枫桥》。

  ②.江枫:水边的枫树。渔火:渔船上的灯火。愁眠:因愁而未能入睡之人。后人因此诗而将当地一山名为"愁眠"。

  ③.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僧人寒山、拾得住此而得名。

  ④.夜半钟声:当时僧寺有夜半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欧阳修《六一诗话》曾云:"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庚溪诗话》于此辨曰:"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宋人孙觌绝句《过枫桥寺》:"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诗薮》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唯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唐诗摘钞》:"夜半钟声,或谓其误,或谓此地故有半夜钟,俱非解人。要之,诗人兴象所至,不可执着。必曰执着者,则'晨钟云外湿','钟声和白云','落叶满疏钟'皆不可通矣。"

  【鉴赏】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