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珍珠会污染水质吗?为什么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6:08:16

河道养殖珍珠不会对水质污染,珍珠蚌是水生生物,是最低等的水生物,它耐氧,耐污。广东海洋大学做过专门研究,表明珍珠蚌可以有效减除水体的营养盐、滤食澡类、以及有机碎屑,降低氨氮,改善和提高养殖水域的水质,进行鱼蚌混养模式还可以养殖无公害的优质味美的食鱼,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保护水质。

事实上,珍珠贝本身对水质具有净化作用,因为它们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食用大量水中的浮游生物。“一只珍珠贝,每天可过滤数吨水。将富含营养物质的水吸进去,过滤掉其中的营养物质,吐出来的就是清水。”

一些养殖户人为加大有机肥的投放量,导致湖水严重污染,水质被彻底改变。“投肥肯定是要投一些的,只是多少的问题。”汤逊湖上的珍珠养殖技术指导薛师傅介绍,一般珍珠贝的成长周期为7年左右,如果能保证营养,投入肥料,可以让它们的成长周期缩短至5年,这也是众多养珠户大量投肥的原因。

武汉市水产推广中心专家分析,合理地养殖珍珠对湖泊是有益的,既能形成水生态生物链,又能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但问题是,现在几乎所有的珍珠养殖点养殖密度、投饵密度均远远超过自然生长的需求,珍珠养殖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湖泊“杀手”。

“花十几万元就可承包千亩湖泊,养殖一年珍珠,而被污染的湖泊即使投入10亿元也不一定能恢复原来的水体。”省环保局曾多次发出警示,珍珠养殖在全省迅猛蔓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千湖之省的湖泊将面临灭顶之灾。

江浙一带的珍珠养殖曾经非常盛行,但近几年来,随着当地水质下降和日趋严厉的环保政策限制,珍珠养殖逐渐被转移至水资源丰富的内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