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 科学原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03:52:43
一定要有科学原理
羽毛球的科学原理

羽毛球击球过程的物理学原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1v1+m2v2=m1v1′+m2v2′,其中:m1是人和拍子的部分的质量,v1是击球前拍子的总速度;m2是球的质量,v2是来球的速度;v1′是击球后拍子的速度,v2′是击球后球的速度;v是矢量,是有方向性的,以击球后的速度方向为正,则来球的速度为负。
  击球时忽略能量损失,并仅以正面碰撞来分析,其他方面的牛角尖请大家也不要钻。
  从上式球来看,要想加大左边,也就是使击球前的动量和最大,一是要加大m1v1,加大m1v1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大m1,也就是人和拍子的部分的质量,我们知道最大的质量是人+拍子的总质量,也就是说人拍一体,人和拍子的都作用到球上,一般来说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固定大臂来增加这个质量;另一种是加大拍子的总速度,拍子不光有手臂手腕挥动的速度,还有整个人的腰腹后仰后再向前弓的速度,两者能加上则可以比仅仅挥拍的速度快。二是要减少来球的负的动量,也就是减小v2,那就是等球停下来时最小,为0,但一般也很难做到。做到这两方面后,左边就最大了。
  然后,要想使球快,就是增大v2′,在左边一定的情况下,只有减小m1v1′才行。m1是一定的,与前面说的击球动作有关,那么只有减小v1′,当击球后拍子是静止时,v1′有最小值0,一般也是做不到的,但可以尽量减小,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制动。
  击球后的随挥已不在本次碰撞范围内,不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各位也许不难知道要怎样才能使击出的球快了吧。
1、在合理的时机击球,也就是找到合理的击球点,尽量在来球速度低时击球。
2、尽量用上身体的重量,理想的是人拍一体。
3、尽量用上腰腹的反弹,并尽量加大挥速。
4、尽量在击球后制动,也就是老赵说的发力结束。
再说一点,有人说对方的来球重,不好接,其实就是来球到你面前你接球时还保持较快的速度,减少了你击球前的动量和,使你的球击不远,你就感觉重了,并不是真的重了。

看了很多网上教打羽毛球的文章,再结合自己的体会,思索了很久,将自己的一些浅见发表出来,公诸同好,希望能对羽毛球的初、中级学习者起帮助。

学打羽毛球我觉得贴切一点讲是学怎么样发力!学会了发力以后,后期再学手法、步法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