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真的很烂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8:14:39
如题

不会吧.一般都是说他聪明有才,谁说他烂了?
我爷爷在我小的时候老讲他的故事我听!说他博学多才,淡泊名利!

以下是COPY来的:(不过个人是真的认为他一点都不烂.乃君子也)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魏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鄄城王。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而死,年四十一岁。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有不少作品能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后人以“建安风骨”称誉这些作品俊逸刚健的风格。但有些篇章表现了消极出世的思想。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如《白马篇》、《送应氏》等。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浓厚的消极思想。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也善辞赋、散文。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试表》等。

怎么会烂呢?他和他父亲,哥哥,并称三曹,那可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啊

不会
他很聪明

是很烂,原因是他只会结交很聪明的文人,而忘了所处环境为乱世要学一些统治和拢络文、武之才在身边的道理,所以成了曹操后来要抛弃他而选择曹丕的直接原因。遗憾的是:直到杨修死、他死都没弄清楚里面的原因,白当了一回陈思王而一直念他被曹操视为腐儒的孝悌“煮豆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试想,这“泣”的眼泪能唤醒当时灭了人性的军阀天下吗?袁绍一家三兄弟就是当时的榜样啊……而曹操,却是当时“宁我负天下人,决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极端自私鬼也!

曹植是曹家最有才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