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评价80后、90年代作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7:29:58
前两天看喜剧“炊事班的故事”,里面有句台词说80后作家的:名词当动词、用形容词砌墙!——哈哈,我觉得还是比较准确的。

现在网络写手很多,很多文章连快餐都算不上,整个一个盒饭。尤其是“天雷”派的那些小孩。

我没看过小四韩寒的字,但是我以为,钱钟书先生说的很对:年轻的时候我们常把创作冲动误以为是创作灵感。

字人人会写,只是年轻的时候我们刚刚学习了语言,都很冲动的想写点什么,就和做饭一样,其实人人都能做点什么,烧开水也算下厨房。

我高分悬赏只求大家来说说自己的看法,然后言简意赅的总结成一句评语。

但是请不要人身攻击,谢谢。
我这个只是讨论,请大家不要介意分数。现在大家的观点总的有两种:一、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毕竟是一代人的心声,只是这代人和以前的前辈都不一样,因为生活条件史无前例的好;二、正因为生活条件好到无聊,无病呻吟,强赋新愁。谢谢大家,继续!

8090后有作家吗?谁谁谁?-真逗

其实,小四韩寒们还可以的,毕竟看过很多书,文笔还可以,思想也比较独立。

我看过一些网络盒饭,当时没哭出来,尤其写什么“历史架空”文的,我不反对你耽美,你可以让雍正和他二哥搞在一起,但是千万不要让一个女人拿一块水晶就做了一个显微镜,还死活要化验男主角的精子数量——还美名其曰;穿越!……倒塌!

我是82的,不算80后。但是我觉得我们80年代的开始成熟了。

我又追加了20分,只为了更多的网友来讨论,谢谢参与的朋友,我会三天之后给分,不会拖很长时间的。

我觉得80后只是对我们这些生于80年代的人的一个称谓,任何在这个称谓背后贴上某个标签的举动我认为都是片面的和不合适的。80后的作家也一样,他们中的确有典型的无病呻吟者,更甚者,其作品也许连快餐都算不上。但是,当我们从更客观、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待他们时,我们应该看到,他们(其实也是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几乎注定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大环境,对他们的思想形成其实是有着深刻影响的。这么一来,我们便可以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读者喜欢读80后作家的作品。就像二楼的朋友说的那样,“算是说出了一些心理话,而那些心理话,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发泄罢了”。这里的“发泄”两个字,我觉得用得非常好。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80后作家及其作品的话,我会说:内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涵,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风格,缺少的也许只是一些拿来充实自己跟自己作品的文化和阅历。

韩寒 郭敬明 的基本全部作品我都有看过。
做为80后的一代比较出色的作者,他们其实是80后典型的代表
80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概括 我觉得应该用 无病呻吟~
虽然这样说他们的作品不太好
我却很喜欢他们的作品 和我们现在的情况很象
算是说出了一些心理话
而那些心理话 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发泄罢了
说出来也没什么作用的~ 再外人看来就是无病呻吟
作为80后的我来说 只有把自己的感情加如进去其实就是好作品了

写东西谁都会 但是你会去看任何人写的东西么?
80后自然有他们独特的气质

首先我要说你,你是82的怎么不算80后??我也82的,是典型的80后还有错吗?就是从82开始,尤其是82的那年孩子是最多的,不要逃避.

说现在年轻人的作品,用一个词来形容????

堆砌!!

为颓废而颓废,为忧郁而忧郁,为呻吟而呻吟

其实我们80后应该是很阳光的,没有战争、没有革命、衣食无缺。
只是因为是最早一代独生子女,顿时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政府手足无措,大人们手足无措,我们更手足无措。
就连我们到了结婚年龄、生子年龄,都有学者讨论我们会不会带孩子。。
集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