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择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2 03:35:20
1.下面句子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现在那颛臾,(城郭)坚固而且给费接近,现在(如果)不攻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
B.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因为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上下和好共处,就无所谓人口少;上下相安无事,国家就无倾覆的危险)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七十岁的老人穿上丝衣吃上肉食,老百姓不饥饿挨冻,这样还不能称王的人,从来还没有)
D.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他主动来了,就要让他安定下来)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春秋时的大思想家孔子言行的书
B.《论语》是一部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
C.《论语》被列入“四书”,但不属于“五经”之列
D.先秦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代

D.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他主动来了,就要让他安定下来)
  已经使他们来了,那就使他们安定。

  D.先秦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代
  先秦散文发展历程:
  一、萌芽时期:(商朝中期——商周之交)A甲骨卜辞,产生于商代,是我国最早的散文,虽然不成篇,已经规定中国散文句式的格局。B钟鼎铭文产生于商周二代,属于史家祭祀文字,反应了散文的发展。C《周易》中的卦,爻辞,产生于商周之际,是一部巫术,也是最早成形的的一部书。其语言精炼,富有形象性,反应了散文的进一步的发展。
  二、先秦散文概况发展 (商朝中期——春秋末期)《尚书》、
  《尚书》它是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商周时期历史文献的汇编,是官方的文告,记言为主。《尚书》非一人一时所作,是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是春秋末期由孔子所修订的鲁国的史书。只是简单的记事不成篇,是右史记事的产物。
  三、成熟(战国初期)《左传》、《国语》
  1.由于社会的进步历史前进,国和国之间的斗争也复杂劳动,交往也多了,要突破原来语言的框框2、历史学家,文学家原创了一种言事相参的办法,在中国文学史中第一次刻画了人物形象,语言行动。3、篇幅完整,句子多采用短句,语言以含蓄古朴。
  《左传》第一部写人的史传文学,产生于战国初期,继春秋后又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国语》第一部国别体的史书,主生于战国初期,也是“言事相参”的产物,记言多一点。
  四、再发展阶段(战国末期)
  1.《战国策》是一部承上启下,上承《左传》、《国语》下启《史记》,它的产生标志着先秦历史散文的一个长足的发展。2、仍然原用了《左传》言事相参的办法,通过人物语言、行动。在许多工作文章中:常常以一个历史人物为中心,用一个生活段面,刻画人物形象,为后来的《史记》提供借鉴3、文章中多用长句,使其篇幅增长,形成了铺张扬厉的文风,语言也在《左传》基础上长足的发展。
  《战国策》继《国语》后又一部国别体史书,产生于战国末期,它的真实性虽不如《左传》,但可以说在叙事文学上是又创了一个高峰。

1D 2A

第一题是D “安”不是“安定”的意思把!
第二题是A 《论语》不光是记录孔子的言行的书,还有他的弟子的言行